邀请范围是指请哪些方面人士,请到哪一级别,请多少人,主人一方请什么人出来作陪。这都要考虑多方因素,如宴请的性质、主宾的身份、国际惯例、对方对我的做法,以至当前政治气候等等。各方面都要想到,不能只顾一面。
邀请范围与规模确定之后,即可草拟具体邀请名单。被邀请人的姓名、职务、称呼,以至对方是否有配偶都要准确。多边活动尤其要考虑政治关系,对政治上相互对立的国家要否邀请其人员出席同一活动,要慎重考虑。
宴请采取何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习惯做法。一般来说,正式、规格高、人数少的以宴会为宜,人数多则以冷餐或酒会更为合适,妇女界活动多用茶会。
目前各国礼宾工作都在简化,宴请范围趋向缩小,形式也更为简便。酒会、冷餐会被广泛采用,而且中午举行的酒会往往不请配偶,不少国家招待国宾宴会只请身份较高的陪同人员,不请随行人员。我国也在进行改革,提倡多举办冷餐会和酒会代替宴会。
2.确定宴请时间、地点
宴请的时间应对主、客双方都合适。驻外机构举行较大规模的活动,应与驻在国主管部门商定时间。注意不要选择对方的重大节假日、有重要活动或禁忌的日子和时间。例如,对信奉基督教的人士不要选13日,更不要选13日星期五。伊斯兰教在斋月内白天禁食,宴请宜在日落后举行。小型宴请应首先征询主宾意见,最好相机口头当面约请,也可用电话联系。主宾同意后,时间即被认为最后确定,可以按此约请其他宾客。宴请地点的选择。官方正式隆重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政府、议会大厦或宾馆内举行,其余则按活动性质、规模大小、形式、主人意愿及实际可能而定。选定的场所要能容纳全体人员。举行小型正式宴会,在可能的条件下,宴会厅外另设休息厅(又称等候厅),供宴会前简短交谈用,待主宾到达后一起进宴会厅入席。
3.发出邀请和请柬格式
各种宴请活动,一般均发请柬,这既是礼貌,亦对客人起提醒、备忘之用。便宴经约妥后,可发亦可不发请柬。工作进餐一般不发请柬。有些国家,邀请最高领导人作为主宾参加活动,需单独发邀请信,其他宾客发请柬。
请柬一般提前一周至二周发出(有的地方须提前一个月),以便被邀请人及早安排。已经口头约妥的活动,仍应补送请柬,在请柬右上方或下方注上“to remind”(备忘)字样。需安排坐位的宴请活动,为确切掌握出席情况,往往要求被邀者答复能否出席。遇此,请柬上一般用法文缩写注上r.s.v.p.(请答复)字样,如只需不出席者答复,则可注上regrets only(因故不能出席请答复)。并注明电话号码。也可以在请柬发出后,用电话询问能否出席。
请柬内容包括活动形式、举行的时间及地点、主人的姓名(如以单位名义邀请,则用单位名称)。请柬行文不用标点符号,所提到的人名、单位名、节日名称都应用全称。中文请柬行文中不提被邀请人姓名(其姓名写在请柬信封上),主人姓名放在落款处。请柬格式与行文中外本差异较大,注意不能生硬照译。请柬可印刷也可以手写,但手写字迹要美观、清晰。
请柬信封上被邀请人姓名、职务书写要准确。国际上习惯对夫妇两人发一张请柬,我国如需凭请柬入场的场合每人一张。正式宴会,最好能在发请柬之前排好席次,并在信封下角注上席次号(tabie no.)。请柬发出后,应及时落实出席情况,准确记载,以安排并调整席位。即使是不安排席位的活动,也应对出席率有所估计。
www.kmf8.com 4.订菜
宴请的酒水菜肴根据活动形式和规格,在规定的预算标准以内安排。选菜不以主人的爱好为准,主要考虑主宾的喜好与禁忌,例如,伊斯兰教徒用清真席,不用酒,甚至不用任何带酒精的饮料;印度教徒不能用牛肉;佛教僧侣和一些教徒吃素;也有因身体原因不能吃某种食品的。如果宴会上个别人有特殊需要,也可以单独为其上菜。大型宴请,则应照顾到各个方面。菜肴道数和分量都要适宜,不要简单地认为海味是名贵菜而泛用,其实不少外国人并不喜欢,特别是海参。在地方上,宜用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招待,用本地产的名酒。无论哪一种宴请,事先均应开列菜单,并征求主管负责人的同意。获准后,如是宴会,即可印制菜单,菜单一桌两三份,至少一份,讲究的也可每人一份。
5.席位安排
正式宴会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只排桌次或自由人坐。无论采用哪种做法,都要在入席前通知到每一个出席者,使大家心中有数,现场还要有人引导。大型的宴会,最好是排席位,以免混乱。
国际上的习惯,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离主人的坐位远近而定。外国习惯,男女掺插安排,以女主人为准,主宾在女主人右上方,主宾夫人在男主人右上方。我国习惯按各人本身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两桌以上的宴会,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与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以面对主桌的位置为主位。
礼宾次序是排席位的主要依据。在排席位之前,要把经落实出席的主、客双方出席名单分别按礼宾次序开列出来。除了礼宾顺序之外,在具体安排席位时,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多边的活动需要注意客人之间的政治关系,政见分歧大,两国关系紧张者,尽量避免排到一起。此外,适当照顾各种实际情况。例如,身份大体相同,使用同一语言者,或属同一专业者,可以排在一起。译员一般安排在主宾右侧。在以长桌作主宾席时,译员也可以考虑安排在对面,便于交谈。但一些国家忌讳以背向人,译员的坐位则不能作此安排。在他们那里用长桌作主宾席时,主宾席背向群众的一边和下面第一排桌子背向主宾席的坐位均不安排坐人。在许多国家,译员不上席,为便于交谈,译员坐在主人和主宾背后。
以上是国际上安排席位的一些常规,遇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如遇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对他的尊重,可以把主宾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则坐在主宾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但也可按常规安排。如果本国出席人员中有身份高于主人者,譬如部长请客,总理或副总理出席,可以由身份高者坐主位,主人坐身份高者左侧,但少数国家亦有将身份高者安排到其他席位上。主宾有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又不能出席,通常可以请其他身份相当的妇女做第二主人。如无适当身份的妇女出席,也可以把主宾夫妇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