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范文网行政后勤应急预案X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正文

X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09-28 17:10:08]   来源:http://www.kmf8.com  应急预案   阅读:8476
概要: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4.1.4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事件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4.2 应急响应原则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以事发地政府为主,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向上级人民政府请求增援。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i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由省政府统一组织实施;ⅲ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ⅳ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的组织实施由县人民政府决定。4.3 应急响应程序4.3.1 i级、ⅱ、ⅲ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i级、ⅱ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县环保局及县级有关部门的建议,县政府启动本预案实施先期处置。在上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人民政府积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成立县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现场组织指挥和协调。驻县通讯机构协助开通与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通信联系。县环境保护局迅速组织
X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标签:应急预案范文,火灾应急预案,http://www.kmf8.com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4.1.4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事件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4.2 应急响应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以事发地政府为主,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向上级人民政府请求增援。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i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由省政府统一组织实施;ⅲ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ⅳ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的组织实施由县人民政府决定。

4.3 应急响应程序

4.3.1 i级、ⅱ、ⅲ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

i级、ⅱ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县环保局及县级有关部门的建议,县政府启动本预案实施先期处置。在上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人民政府积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成立县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现场组织指挥和协调。

驻县通讯机构协助开通与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通信联系。县环境保护局迅速组织环境应急队伍和有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事件调查、采样监测;加强污染控制,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置建议;请求上级环保部门给予技术指导并配合上级环保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事件确认,判定事件性质和等级,对不明原因的事件组织开展原因查找和处置措施的研究;及时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县级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并实施本部门应急预案,协调组织应急力量开展应急救援等工作;及时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处置情况,需要有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提出请求。

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照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领导、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部门及地区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工作;积极配合应急专业机构的现场处置、采样监测等工作。

4.3.2 ⅳ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

ⅳ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县环保局及县级有关部门的建议,县政府立即启动本预案,成立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及时研究决定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

县环保局开通与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通信联系;迅速组织环境应急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事件调查与分析、采样与监测、污染控制工作;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和确认,判定事件性质和等级,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必要时请求上级环保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及时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应急处置工作;向有关部门、毗邻和可能波及的市、县环保部门通报情况。

县级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并实施本部门应急预案,协调组织应急力量开展应急救援等工作;及时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处置情况;需要有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提出请求。

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照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领导、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部门及地区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工作;积极配合应急专业机构的现场处置、采样监测等工作。

4.4 指挥协调

i级、ⅱ级及跨市(州)行政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由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ⅲ级及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ⅳ级突发环境事件,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

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和部署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织营救、救治和转移、疏散受灾人员;按照有关程序决定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调集和配置本区域各类应急资源参与应急处置;组织抢修突发环境事件损坏的基础设施;为公众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及时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等。

4.5 应急监测

x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由县环保局负总责。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根据环境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

事件发生初期,县环保部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水文和地域特点迅速制订监测方案,确定污染扩散范围,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根据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监测方案的建议,在3小时内报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由xx县环境监测站进行应急监测。

环保部门根据应急监测数据组织专家综合分析,查明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提出处理建议,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环保部门根据辐射事故污染物的扩散速率和事故发生地的气象及地域等特点迅速制订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确定事故区域辐射环境应急监测的范围、辐射源项、源强、环境介质的辐射水平、职业人员及公众受照剂量,预测并报告事故的发展情况和辐射事故的变化趋势,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4.6 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和范围。辐射事故发生时,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辐射事故特点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辐射警示标志,配备个人辐射剂量仪和辐射防护装备。

事发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范围和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范文,火灾应急预案行政后勤 - 应急预案
上一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