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用新式枪炮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此外,还翻译大量西方书籍,介绍西方文化,建立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
意义:洋务派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戊戌变法:【1】背景: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加深。【2】目的:救亡图存,变法图强。【3】:标志: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4】内容: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成为“戊戌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5】结果: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变法失败。【6】影响: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同时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3:辛亥革命:孙中山 的主要革命活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国内各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成“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历史上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912年1月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公历。
意义:【1】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他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䜣
4: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他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䜣䜣䜣䜣䜣䜣䜣䜣
1:五四爱国运动(了解五四精神):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经过: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游行,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誓死争回青岛”。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6月初,上海等地工人也参加罢工。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家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黄捕军校: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捕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黄捕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4: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军中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连克汀泗桥,贺胜桥等。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
5: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6: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随后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7:长征(了解长征精神)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被迫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3】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指导
- › 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 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 › 内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 › 福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 ›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计划全集
- › 九年级中考历史总复习计划
- › 关于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技巧:审清题目抓住关键词
- › 精选敲破中考历史七大类型选择题
- › 关于中考历史探究题答题技巧及例题解析
- › 最新2016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方法与注意事项
- ›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构建中考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四个方法
- › 2016中考历史答题技巧精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指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指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指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