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通讯:(1)电报: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架设有线电报。(2)电话;1882年中国在上海开办近代第一家电话局。
3. 照相与电影:(1)照相: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2)电影:①1905年,中国人自拍第一部无声影片《定军山》。 ②1931年,中国人自拍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
4. 社会习俗:民国政府颂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
三、 科技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四、 教育与文化、思想
1. 教育:①(1)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戊戌变法中创办京师大学堂。(2)1904年颁布《奏定这堂章程》;(3)1905年废除科举制。
2. 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了《申报》。
3. 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4. 思想:魏源与《海国图志》,严复译著《天演论》。
5. 文学:(1)文学巨匠鲁迅:代表作《狂人日记》;(2)赵树里《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3)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郭沫若《屈原》。
6. 美术音乐:(1)美术大师徐悲鸿《愚公移山》;(2)聂耳《义勇军进行曲》;(3)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第十三单元 新中国的成立与主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一、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1. 新中国的成立:(1)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3)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鼓舞了世哈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2. 巩固政权斗争:(1)全国领土基本解放: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2)抗美援朝:原因、目的、战役、英雄人物、胜利;(3)土地改革、纲领、措施、意义。
3. 恢复发展经济:(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时间。(3)三大改造完成:①时间:1956年底;②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中共八大:(1)内容:分析基本矛盾,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主要任务;(2)意义: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 两次运动:(1)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提出);(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3)结果:严重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困难;(4)英雄模范: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3. “文化大革命”:(1)原因: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作出错误分析;(2)开始:1966年“五一六通知”;(3)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4)后果:国民经济和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归纳
- › 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 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 › 内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 › 福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 ›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计划全集
- › 九年级中考历史总复习计划
- › 关于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技巧:审清题目抓住关键词
- › 精选敲破中考历史七大类型选择题
- › 关于中考历史探究题答题技巧及例题解析
- › 最新2016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方法与注意事项
- ›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构建中考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四个方法
- › 2016中考历史答题技巧精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归纳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归纳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归纳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