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的意义:(1)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政治近代化)。(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经济近代化)(4)辛亥革命促使中国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后,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成为社会潮流)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
失败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依靠和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能够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实践探究二:蒋介石政府专题
课件展示背景资料: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一直坚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不懈奋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苏联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排斥、打击共产党,分裂统一战线。
课件展示任务:北伐战争的目的、结果、北伐名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主要史实、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国共十年内战、国共联合抗战、解放战争中的国共关系、南京解放、蒋介石败逃台湾
课件展示要求:按任务查看课本、查阅资料、上网查询、小组讨论、请教老师,形成书面材料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北伐战争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北伐战争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伐名将:叶挺。在北伐进军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主要史实: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在政治上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经济上以四大家族为支柱,垄断全国工商业;外交上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投靠美、英帝国主义。
教师点评:北伐期间,蒋介石还称得上是个民主革命家,之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反革命者。
国共十年内战:1927年——193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一己私利,排斥异己,围剿共产党,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内战。
国共联合抗战: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主动和国民党合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中的国共关系: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继续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充当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妄想把中国引向独裁、黑暗、殖民地。逆历史潮流而动,挑起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把中国引向民主、光明、独立、自由、富强,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
www.kmf8.com
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之后,蒋介石败逃台湾,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4、实践探究三:中国共产党风雨历程
课件展示任务:能代表共产党风雨历程的典型历史事件:“开天辟地”、“星火燎原”、“生死攸关”、“当家作主”、“伟大转折”、“重回世界”、“洗雪国耻”
课件展示要求:按任务查看课本、查阅资料、上网查询、小组讨论、请教老师,形成书面材料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开天辟地”—— 中国共产党诞生(或中共“一大”)
“星火燎原”——井冈上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生死攸关”——遵义会议
“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
“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回世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洗雪国耻”——香港回归
5、实践探究四: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课件展示任务:搜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课件展示要求:按任务查看课本、查阅资料、上网查询、小组讨论、请教老师,形成书面材料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1)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上海。
(2)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3)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4)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今后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5)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6)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6、实践探究五:中国共产党探索的成果展
课件展示任务: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的两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两次成功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所做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三件大事
-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范文
- › 菏泽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 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 › 内江市中考历史试题
- › 福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 › 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计划全集
- › 九年级中考历史总复习计划
- › 关于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技巧:审清题目抓住关键词
- › 精选敲破中考历史七大类型选择题
- › 关于中考历史探究题答题技巧及例题解析
- › 最新2016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方法与注意事项
- ›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构建中考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四个方法
- › 2016中考历史答题技巧精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范文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范文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范文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