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中考试已经圆满结束,在期中考试后或多或少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复习不到位的地方,小编为大家分享初中历史复习策略,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知识!
一、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课改的高度改变教学方式,真正落实三维目标,而不能把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
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悟《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历史课程标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行动指南,要搞好教学,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握,坚决遵循。首先要深刻领会历史课程的性质,才能明确方向;其次要深刻领会基本理念。6个基本概念吃透了,才能搞好历史课程教学。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立足于用教材教,摒弃老师教教材,学生背课文的传统教法。有的教师在复习中,死死扣住历史考标,让学生背条条,这种机械的背式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
历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要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历史学习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带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唯一桥梁。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考标上的内容。历史学习的方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的学习方法。其中归纳、置疑是比较重要的学习方法。例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果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对同类、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识记,进而进行比较的能力。二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要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历史地图、图表的能力,阅读历史资料,运用历史资料构建论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学完后,为了使学生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的概念,可指导学生列表对照,加深理解。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战 争 条 约 影 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图表的制作,手脑并用,既加深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提高了学习的技能。三是史识与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同时也让学生在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例如“汉代的医学发展说明了哪些问题?”象这样的题目就能训练学生掌握史识和运用层次方面的学习方法。
www.kmf8.com
历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开展一些有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和感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升华思维品质。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要“包(包打包唱)、抱(抱着学生走)、泡(泡题海)”。例如:对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复习,老师不要包打包唱,而应该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把握课文内容,抓住主要特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达此目的,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隋唐时期最突出的历史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有何表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小结为:特征:繁荣与开放。表现:从政治上、经济上、民族关系上、对外交往上、科技文化上等五个方面概括史事。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就是一种能力。总之要切实转变观念,让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目标得以实现。
要鼓励学生探究式地学习。目前比较时尚的一种题型是探究性试题。探究性试题与课改的要求相一致,它的特点是考查学生如何利用有效信息,如何获取相应资料,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还要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解剖训练,在训练中形成解答探究题的能力。
二、初中学生要进一步转变学习方式,把历史学习变成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提高自学能力。
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搞好历史知识的复习,复习时要讲究方法。复习的过程是分析——归纳——记忆的过程。不讲究方法,一味死记硬背,对于开拓智能,提高能力极为不利。也是与课改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的。要全面发挥复习的功能。复习的功能一是唤醒,也就是要和遗忘作斗争。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可见记忆是何等的重要。历史开三年,到九年级时,七年级所学知识基本忘了,不搞复习不行,要全面复习,温故而知新,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二是查补,就是查漏补缺。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力求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夯实基础。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真正落实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为什么)切忌猜题押题。三是提高,也就是要提升拓展知识,提高技能,深化知识。对历史事件、现象的认识,要做到中外联系、古今对照、与时俱进。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历史知识贴近自己、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对相同性质的历史事件,相似的历史知识要进行归纳、整合;四是运用,也就是要科学练习,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在练习时要采取变式方法练习,不要重复做某种类型的题目,要择其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变换练习;要选取精典题目做,不要只重数量,而要重题目的引领作用;要注意听老师的讲评。在讲评中释疑解难、巩固知识、升华能力、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触类旁通。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悉心吸取同学之间的解题方法、技巧和长处。
在历史学习中要注重四抓。一要抓知识网络构建。在学习中要以时间、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网络,以单元主干知识为枢纽,形成知识框架。在知识框架内连接一个个知识点,形成枝繁叶茂的知识树。要以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联系历史科的有关内容进行学习,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抓历史发展的规律。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要掌握好历史知识就要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而揭示历史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要分清历史长河中的主流。如中国历史,融合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如世界史,和平与发展是主流。这些规律性知识不可不抓。三要抓历史事件的相同特点。历史知识纵横交错,在复习过程中,要分门别类,把相同相似的知识串起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抓住其共同特点。例如举出中国古代史上的三次反侵略斗争。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将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归纳、综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四要抓主干知识的复习。主干知识既是重点内容,同时又是常考点。主干知识抓住了就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抓住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影响等主干知识的复习。又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要抓住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邓小平理论等主干知识的复习
- 漫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 › 漫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漫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漫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漫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漫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