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www.kmf8.com为大家收集并发布了高考历史复习名师指点(五) ,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复习名师指点(五)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格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 材料题(每题15分,共1题,共15分)
⑴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党的策略有何变化?
材料一党的策略是反蒋抗日,材料二党的策略是逼蒋抗日,材料三党的策略是联蒋抗日。这些政策的调整和改变,表明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在政策和策略上的重大变化,对于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⑵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客观依据。
客观依据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国民党军全部或大部分有参加抗日的可能,因此,中国共产党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重要转变,更有利于广泛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人,更有利于促进蒋介石转向抗战。
四、论述题(每题18分,共2题,共36分)
1.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日战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首先、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始终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第二、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方针,实现了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正确指导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成为全民族持久抗战的中坚第四、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成为领导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坚强核心
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尽早到来。第二,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略的实施。第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请谈谈你的看法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地提升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一是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二是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三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四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⑴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⑵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可能,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⑶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⑷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题,共25分)
1、《天朝田亩制度》2、中国同盟会3、整风运动4、西安事变5、三三制
二、 简答题(每题8分,共3题,共24分)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 材料题(每题15分,共1题,共15分)
材料: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
回答:新文化阵营为什么反对儒家的传统道德?
四、 论述题(每题18分,共2题,共36分)
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请谈谈你的看法。
2、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7-2008第二学期a卷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天朝田亩制度》2、中国同盟会3、新文化运动4、西安事变5、中体西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
三、辨析题(共10分)
“外国殖民入侵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这个命题正确与否?请说出你的看法。
四、材料题(共15分)
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
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中。此外更有一事,……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根据以上两段材料,分析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为什么不能实现?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
论述题(请从以下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共15分)
1、你如何看待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 高考历史复习名师指点(五)
- › 高考历史复习:辛亥革命历史背景复习
- › 高考历史复习:辛亥革命博物馆历史复习
- › 高考历史备考:历史复习方法及重点
- › 高考历史备考:审题思路及答题方法
- › 高考历史备考:第一轮复习策略
- › 高考历史备考:如何分析变法改革成败
- › 高考历史备考:浓缩记忆法
- ›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
- › 高考历史备考: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
- › 高考历史备考:历史学习方法
- › 高考历史备考:开放性问答题解答方法
- › 高考历史复习:北洋军阀的统治复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复习名师指点(五)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复习名师指点(五)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复习名师指点(五)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复习名师指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