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地理中考地理复习指导2017届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正文

2017届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阅读:8434
概要: 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①采育失调;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③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综合开发措施: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第七节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1、背景:资源优势:①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②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③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④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等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①地势起伏大(三级),跨山跃河;②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③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
2017届中考地理复习提纲,标签:中考地理复习资料,http://www.kmf8.com
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①采育失调;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③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综合开发措施: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

第七节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

1、背景:

资源优势:①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②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③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④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等

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①地势起伏大(三级),跨山跃河;②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③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

2、解决措施——交通建设:

①出海公路:成都—贵阳—南宁—北海(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

②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

使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一条贸易通道,缩短我国内陆省分南下印度洋的距离。

③南昆铁路:南宁—昆明

a、  连接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

b、  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  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  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对人、财、物、信息、资金的吸引和集聚作用。

3、农业发展:

条件:利      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不利     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发展:①立体农业 ②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第八节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1、背景

地理区位优势:

①海陆位置: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②相互位置:近港、澳、台;内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

③交通位置: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连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     有利于依托港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热带资源优势:

①气候资源:光照充足、热量、降水丰沛     一年三熟,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②生物资源:药用植物、用材植物、珍禽异兽      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有利于发展成为热带作物的基地和旅游业基地。

③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海洋资源优势:我国最大的海洋省,(拥有岛屿)600多个,管辖海域200万平方千米),是其最突出的资源优势。

①生物资源:生物种类多      适宜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业

海洋生态系统      提供食品资源,又可作为旅游观赏区

②渔业资源:渔场面积大,浅海、滩涂面广大,港湾众多      适宜远洋捕捞业和发展人工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基地。

③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西沙海槽盆地等)是我国未来油气基地。

④旅游资源:海岸热带景观、红树林、热带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

⑤空间资源:可开发成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热带海洋科研基地

2、自然环境特点:

地形地势:全岛近似椭圆形,中高四周低

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

环带名称 地貌类型 海拔高度 资源特色 产业布局

陆 海岸带 平原 低于100米 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好 港口建设,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

丘陵、台地环带 台地、丘陵 100~200米 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壤较好 热带农业生产基地

山地、丘陵带 丘陵、山地- 500~1100米 物种丰富,水源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林业、旅游业

3、开发与保护:

合理布局产业:环带开发布局是海南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即适应了海南岛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特征,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

特色经济:

特色工业:支柱工业——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建设现代大工业体系;建设西部工业走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热带高效农业:瓜菜生产基地、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育种基地、水产业。

特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第九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背景:

天然气的利用:优点:①干净、清洁、使用方便;②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地位:我国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

天然气的分布(陆上):特点: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分布地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开发利用格局:①东部油气田(东北、华北)产量递减;②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③西部地区油气开发的限制条件(a勘探开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b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c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运需要);④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a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现状长期未改变;b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使得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c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我国天然气产品的最大短缺地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中考地理复习指导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中考复习 - 中考地理 -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上一篇:2017年中考地理中国地理记忆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