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地理中考地理复习指导2017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正文

2017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05-18 21:33:33]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阅读:8179
概要: (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走向 山脉名称东西 天山①~阴山②昆仑山③~秦岭④南岭⑤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巫山⑧~雪峰山⑨长白山⑩~武夷山11台湾山脉12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脉13祁(qí)连山脉14南北走向 贺兰山15横断山16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17(最雄伟的山脉)(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①四大盆地: ②四大高原:准噶尔盆地(A):位置最北,纬度最高 内蒙古高原(E):广阔坦荡塔里木盆地(B):面积最大,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 黄土高原(F):沟壑(hè)纵横柴达木盆地(C):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 云贵高原(G):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四川盆地(D):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有&ldquo
2017中考地理复习提纲,标签:中考地理复习资料,http://www.kmf8.com

(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       天山①~阴山②

昆仑山③~秦岭④

南岭⑤

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

~巫山⑧~雪峰山⑨

长白山⑩~武夷山11

台湾山脉12

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脉13

祁(qí)连山脉14

南北走向       贺兰山15

横断山16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17(最雄

伟的山脉)

(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①四大盆地:              ②四大高原:

准噶尔盆地(A):位置最北,纬度最高          内蒙古高原(E):广阔坦荡

塔里木盆地(B):面积最大,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          黄土高原(F):沟壑(hè)纵横

柴达木盆地(C):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        云贵高原(G):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

四川盆地(D):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有“天府之国”之称          青藏高原(H):世界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③三大平原:              ④三大丘陵:

东北平原(I):面积最大, “黑土地”            辽东丘陵(L)

华北平原(J):主要由黄河冲积形成,也被称为“黄淮海平原”              山东丘陵(M)

长江中下游平原(K):“鱼米之乡”之称        东南丘陵(N)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和降水: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

a、一天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两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b、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月。(海洋推迟1个月,南半球相反)。

二、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 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三、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作物       水稻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春小麦    青稞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四、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五、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干湿类型       降水量(毫米)    分布地区举例       植被       农业类型

湿润区    大于800mm   南方地区       森林       水田农业

半湿润区       400mm―800mm   华北平原       森林、草原    旱作农业

半干旱区       200mm―400mm   内蒙古高原东部    草原、荒漠    畜牧业

干旱区    小于200mm   西北地区大部       荒漠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中考地理复习指导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中考复习 - 中考地理 -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上一篇:中考地理复习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