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地理中考地理复习指导2017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正文

2017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05-18 21:33:33]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阅读:8179
概要: 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经常变化,不稳定。气候指的是长时间平均天气状况,较稳定。(2)几种灾害性天气:台风--狂风、特大暴雨。寒潮--严寒、大风。水旱灾害-影响范围最广。(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3)卫星云图的识别:用绿色表示陆地,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白色表示云团。(4)常见的天气符号:晴天、多云、阴天、雾、小中大雨、暴雨、雷阵雨、冰雹、小中大雪、霜冻、台风、沙尘暴等。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1)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2)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三、我国的季风:(1)夏季风与冬季风: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夏季风 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 偏南风 温暖湿润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偏北风 寒冷干燥(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a、季风区: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b、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c、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2017中考地理复习提纲,标签:中考地理复习资料,http://www.kmf8.com

一、天气与气候: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经常变化,不稳定。

气候指的是长时间平均天气状况,较稳定。

(2)几种灾害性天气:台风------狂风、特大暴雨。

寒潮------严寒、大风。

水旱灾害-----影响范围最广。(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3)卫星云图的识别:用绿色表示陆地,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白色表示云团。

(4)常见的天气符号:

晴天、多云、阴天、雾、小中大雨、暴雨、雷阵雨、冰雹、小中大雪、霜冻、台风、沙尘暴等。

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

(1)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

(2)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三、我国的季风:

(1)夏季风与冬季风:

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夏季风    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偏北风    寒冷干燥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a、季风区: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b、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c、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一、我国的湖泊:

(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K鄱(Pó)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2)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

(3)主要外流河:

a:注入太平洋:

A长江、B黄河、

C珠江、D黑龙江、

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b:注入印度洋:

H雅鲁藏布江、

c:唯一注入北冰洋:

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f:人工运河:

I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

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4)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

(5)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三、长江与黄河概况:

识图一:

源地:A唐古拉山

注入海洋:B东海

分界点:C宜昌,

D湖口

支流:E汉江、

F嘉陵江、

G岷江、

H雅砻江、

I赣江、

J湘江、

K乌江

湖泊:L鄱阳湖、

M洞庭湖

水电站:N葛洲坝、

O三峡

城市:P上海、Q南京、R 武 汉、S重庆、T攀枝花

识图二:

源地:A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B渤海

分界点:C河口、

D旧孟津

支流:E湟水、

F汾河、

G渭河

水电站:H龙羊峡、

I刘家峡、

J青铜峡、

K三门峡、

L小浪底

省区城市:M陕西、N山西、O内蒙古、P河南、Q郑州、R山东、S四川

(1)长江黄河概况:

注入海洋       源地       分界点    主要支流       流经地形区

长江       东海       (青海)

唐古拉山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汉江(最大支流)、嘉陵江、岷江、雅砻江、赣江、湘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渤海       (青海)巴颜喀拉山 内蒙古河口

河南旧孟津    湟水、汾河、渭河(最大支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a、长江干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世界前三的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水量世界前三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

b、黄河干流长5464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b、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一、自然资源及分类:

(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二、水资源:

(1)地球总水量的构成:咸水(占主体)、淡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中考地理复习指导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中考复习 - 中考地理 -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上一篇:中考地理复习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