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地理中考地理名师指点深入挖掘一组教材图像 轻松解决“地球运动”难题» 正文

深入挖掘一组教材图像 轻松解决“地球运动”难题

[03-03 20:17:52]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地理名师指点   阅读:8827
概要: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解析:如果按照常规方法解答本题,难度较大,考生首先需要判断三条曲线哪一条是正确曲线,然后再正确读出北纬40°~50°地区的昼长约为15小时~16小时20分,最后再根据结论——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等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判断出正确答案。但是,如果运用上述解读教材图像得出的结论——40°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最大值为14小时51分(约为15小时)——解题,则根据题意,6月22日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可以迅速得出选项A是正确的,其它选项的数据与14小时51分差距太大。13.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A.12月 B.2月C.6月D. 10月解析:由“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可以计算出P、Q两地
深入挖掘一组教材图像 轻松解决“地球运动”难题,标签:中考地理名师指点大全,http://www.kmf8.com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解析:如果按照常规方法解答本题,难度较大,考生首先需要判断三条曲线哪一条是正确曲线,然后再正确读出北纬40°~50°地区的昼长约为15小时~16小时20分,最后再根据结论——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等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判断出正确答案。但是,如果运用上述解读教材图像得出的结论——40°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最大值为14小时51分(约为15小时)——解题,则根据题意,6月22日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可以迅速得出选项A是正确的,其它选项的数据与14小时51分差距太大。

13.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A.12月       B.2月         C.6月         D. 10月

解析:由“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可以计算出P、Q两地之间的纬度跨度约为7.2°,因此Q地的纬度不超过20°。Q地5时30分日出,说明该地昼长13小时。运用上述解读教材图像得出的结论——20°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最大值为13小时13分——可知,只有该区域为南半球且Q地纬度接近20度附近时,其昼长才可能在12月22日前后达到13小时。

例3.(最新一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第4~5题)下图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4~5题。

\

4.④地位于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5.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

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

解析:第4题,④地在6月22日前后大约2:40日出,昼长为18小时40分钟。运用上述解读教材图像得出的结论可以得出该地在60°N附近,位于副极地低压带。第5题,根据解读教材图像得出的结论——同一地点,在关于夏(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昼长相等——得出,8月23日关于夏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是4月21日。又由图上信息可知,4月21日②地的日出时刻约为2:00,得出其昼长为20小时。

例4.(最新一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第9~11题)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9~11题。

9.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13时         C.16时         D.19时

10.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11.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9月21日~30日 B.10月1日~10日   C.10月11日~20日   D.10月21日~30日

解析:这组题用到的图像结论主要有三个:①晨昏圈与纬线圈的两个切点中,一个时间为0:00,恰好出现极昼;另一个恰好时间为12:00,恰好出现极夜。②在直射纬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在直射纬线以南,各地的正午太阳在正北方。③同一地点,在关于夏(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昼长相等。3月9日,“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意味着极夜期结束,它和极夜期开始时的日期(10月5日前后)大致关于夏(冬)至日对称。此日12:00时,是一天中唯一可以看到太阳的时刻。此时既是日出时刻,又是日落时刻,太阳高度为0°。即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地平线上露了一下脸就马上消失了。

例5.下表是日出地方时时刻表,据此完成1~2题。

甲乙丙丁

日出时间(时)25811

1.若甲乙丙丁代表某一天不同纬度的四地的在某一天中的日出时间,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

2.若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一地点从12月22日到次年6月22日期间某四天的日出时刻,则甲乙丙丁代表的四个日期据春分日的时间间隔由短到长的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

解析:根据图像结论——同一日期,昼长越接近12小时(或日出时刻越接近6:00,或日落时刻越接近18:00)的地区,其纬度越低。同一地点,昼长越接近12小时(或日出时刻越接近6:00,或日落时刻越接近18:00)的日期,距离春(秋)分日越近——直接得出答案分别为D和C。

最新中考科目:

中考语文】【中考数学】【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中考地理名师指点中考地理名师指点大全中考复习 - 中考地理 - 中考地理名师指点
上一篇:初三地理复习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