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范文网总结计划农村工作总结市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 正文

市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

[05-18 21:27:47]   来源:http://www.kmf8.com  农村工作总结   阅读:8537
概要: (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新建了2家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市农科所共开展科技攻关及区域试验项目67项,其中国家项目9项、省项目36项、市项目9 项;圆满完成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XX·惠州)建设项目各项建设工作,目前正在准备项目验收。市畜科所加强种猪品质改良工作,培育出的种猪具有体型好、抗病力高、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全市共引进、试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00多个、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一批;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1600多万亩(次),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33.88万吨;申报省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8项,获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市级农业技术推广奖5 项;开展农业送科技下乡900多场(次),参加咨询群众28.2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40万份。全年共培训绿色证书6000人、农村信息员200 人、基层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人员800多人(次)、农民2万多人(次)。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5%,蔬菜良种率98%,花生良种率96%,果树良种率82%,生猪良种率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市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标签:农村工作总结范文,农村村委工作总结,http://www.kmf8.com
(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新建了2家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市农科所共开展科技攻关及区域试验项目67项,其中国家项目9项、省项目36项、市项目9 项;圆满完成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XX·惠州)建设项目各项建设工作,目前正在准备项目验收。市畜科所加强种猪品质改良工作,培育出的种猪具有体型好、抗病力高、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全市共引进、试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00多个、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一批;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1600多万亩(次),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33.88万吨;申报省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8项,获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市级农业技术推广奖5 项;开展农业送科技下乡900多场(次),参加咨询群众28.2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40万份。全年共培训绿色证书6000人、农村信息员200 人、基层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人员800多人(次)、农民2万多人(次)。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5%,蔬菜良种率98%,花生良种率96%,果树良种率82%,生猪良种率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大部分县区(除XX县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审批,正在抓紧组织实施。XX县成为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XX县和水稻科技入户示XX县,XX县成为全省马铃薯科技入户示XX县,市农技推广中心被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评为“全国土壤肥料检测工作先进单位”,市农科所成为XX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和蔬菜产业综合示范与培训站,市农业干部学校成为XX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XX区平潭镇农技推广站被省农业厅评为“XX省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徐佛炳等3人被省农业厅授予“XX省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称号。7月、10月和12月,全省早、晚造农作物新品种观摩会和第四届XX(博罗)农业良种示范展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我市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全市八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含复种)181.58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年产值35.82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46元。其中甜玉米复种面积65万亩,增加7万亩。冬季农业在干旱影响下仍保持平稳发展,全市冬种农作物面积88.2万亩,增加5.9万亩,预计总产值逾14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开展特色农产品“专业镇”、“专业村”评选活动,评出了特色农产品种养 “专业镇”26个、“专业村”50个。XX县成功举办第三届马铃薯大王竞赛和首届马铃薯产业研讨会,月内XX县和XX区将分别举办首届中国·惠州马铃薯文化节和首届惠州“四季绿如蓝“品牌菜心节,进一步擦亮了特色农业品牌。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八大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其中连片面积5万亩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6个:一是以惠东铁涌、平海和稔山为中心的5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二是以城区矮陂、横沥和惠东梁化为中心的5万亩梅菜生产基地;三是以城区汝湖、陈江和惠阳马安为中心的5万亩甜玉米生产基地;四是以博罗福田、石湾和园洲为中心的5万亩甜玉米生产基地;五是以惠阳平潭、惠东粱化为中心的5万亩甜玉米生产基地;六是以龙门龙田、平陵和龙江为中心的5万亩包心芥菜生产基地。

(四)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程度提高,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年新增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1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5家,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2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项目1家、省级4家、市级22家。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83家,其中国家级3家(含2家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省级17家(含6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市级56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3家。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总销售收入56亿元,带动农户20.2万户,户均增收3080元,增加125元,增长4.2%。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5家,社员3000多人,带动农户8.6万户,户均增收2800元,增加150元,增长5.7%。共有230多家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用订单的方式结成“利益同盟”,全年订单农业面积102.16万亩,增加9.21万亩,增长10%。XX县积极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县投资公司为广兴、奕达、四季鲜等企业办理担保贷款2400多万元;县银信部门创新“小额贷款”模式,帮助广兴、奕达、兴胜等企业以公司担保为网点农户贷款8000多万元。

全市农机总动力116.67万千瓦,实现农业机械原值8.17亿元。拥有拖拉机23509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824台),水稻插秧机17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932台。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58.6%,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机耕率91%、机插率8.06%、机收率66%、机植保率57.99%、机排灌率84.33%。全年共完成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76万元,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近4000台(套)。着力抓好省级水稻育插秧示XX县、省级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区域性农机推广站等示范项目建设,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全年共举办机插秧现场会5 次、育秧技术培训班3期、插秧机维护保养培训班2期,新增插秧机74台,总保有量达到170台,机插率达到8.06%,超过了5%的预定目标,机械化育插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引进花生播种机、收获机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生产效率分别是人工作业的20倍和50倍以上,在XX是第一家;在马铃薯、甜玉米、番薯中耕培土作业中推广新型微耕机300多台,深受农民欢迎。市农机推广站“小动力喷雾机推广应用”项目获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4个,组建跨区作业服务队6个,成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5个,发放跨区作业证100张,签订作业合同131个,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119台,完成跨区作业量11.6万亩,其中省内7.57万亩,省外4.03万亩。创建了4个“农机安全示范镇”和9个“农机安全示范村”,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演练,加强农机安全监理,确保了农机生产安全。

惠州农业信息网全面改版升级,日均点击率攀升至5000多次,访问总量突破260万人(次);首次参加全国农业百强网站评选,从1700多家网站中脱颖而出,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农业部信息中心评为 “20**年中国农业百强网站(政府类网站三十强)”,并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评为“政府部门先进网站”。《惠州农业信息》着力提高刊物质量,发行量由 2000份增加到4000份,成为各级领导、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好助手。“12316”三农服务热线经过整体升级改造,对全市涉农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互动和共享,每天提供800多个市场、1000多种农产品的即时信息和15个主要市场农产品的短期预测信息,月接受各类咨询500多次,服务水平与影响力大大提高。新建“惠民之讯”三农短信平台,“农信通”新增用户1200多户,总用户数达到22万户;“菜篮子快讯”新增1.5万体验用户,总用户数达到3.2万户。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成并开通20个乡镇农技站、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农科信息电脑网络终端,建成村级信息专栏站点150个,发放信息机及广播系统120套,目前全市农业乡镇的农科信息网络覆盖率达到90%。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形式多样、及时无误、特色突出、分类合理、内容详尽、查阅方便。全年共在XX市农业信息网上发布政务信息2300条;处理“惠民在线”网络问政91条;处理“农业信息网”网络问政共160条,其中监督投诉8 条,领导信箱36条,来信来访6条,网上咨询120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农村工作总结农村工作总结范文,农村村委工作总结总结计划 - 农村工作总结
上一篇:201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