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为了善的目的就进行愚民,完全是不尊重人民,即使最终是想人民幸福,愚民就是愚民,就是不把人民当人民看,不让他们得到智能,不让他们怀疑哲人的论调。后现代的主义者叫这些言语霸权,意即不让人民发表他的独立的看法,甚至封杀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的潜力(除了那些被哲学家看得起金质人,可是,他们最终也是被培养成愚民政策的主将)。
民可使知之。
的确,人民是无知的,因此使暴政能够产生。愚忠愚孝,盲目跟风崇拜,「安份守己」,塑造了一个个暴君,当真正正义的人士,不甘人民受这种愚弄,提出种种批评时,暴君就杀害了无数个这样的热血人士。
张远山说:「金银铜铁之说的真理成分是:人的资质先天有高下--然而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老生常谈……;金银铜铁之说的谎言成分是:人类社会应该"损不足以奉有余",用后天的制度设计强化先天的不平等;而不是"损有余以补不足" 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启蒙尽可能弱化(但永远不可能消除)先天的不平等。除去了其中的老生常谈,金银铜铁之说就是彻头彻尾的丛林原则,在文明社会中只能是不折不扣的谎言,没有任何"高贵"性和"真理"性可言。如果金质哲人自作多情地以为,他的使命就是从古代丛林赶到现代城邦里来向废铜烂铁们宣布这谎言,那就请哲人离开城邦,滚回丛林里去吧!」诚哉斯言。
在对话中,柏拉图自己曾批评过诡辩家:「不正是他们自己在最成功地教育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并且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图在塑造着这些人吗?」留意文中的「他们自己的意图」,如果猜测没错,柏氏把自己的想法当作是最为终极和客观的,不算是他「自己的意图」,更不是塑造人,而是将人的最自然表达出来,于是便放心批评起其它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塑造人。上文已经谈过,如果人被统治被愚弄是自然的话,这样没有自由的人到底算不算是人?。萨特说,人是天生自由的,因此必定要选择,最后,必定要为选择负上责任。或者我们可以用柏氏的这句话反问他:你自己不也是在最成功地教育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并且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图在塑造着这些人吗?
即使柏拉图发现的是真理,他也无法强迫或欺骗群众去服从。制度化的真理就是最大的谬误。真理从不强迫,真理需要智能和心服口服,而不是盲信。盲信真理带给我们的就是伊斯兰圣战,基督教十字军东征,文化大革命,以巴战争等等。哲人的存在不是为统治欺骗人民,而是启民之智,让他们热忱于思考,进而得到智能和真理。真理更不是产生战争的罪魁祸首。因此,与柏拉图所建议的「高贵的谎言」相反,哲人更应该拆穿所有谎言,让大众看看各种通行意识形态中,统治者的目的是什么。以此为基础,应该尽可能用种种论证去启发人民,而不是极力去使他们无知。
孔子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与柏拉图的愚民政策双映成趣。他们一厢情愿觉得,哲人了解人民,因此人民只是安安份份就好,哲人会为他们准备他们所应得的。古时,教育没有普遍发展,而且只限于贵族,因此他们认为有智能的人就可以代表广大百姓。更何况,人被思想控制后,就会安份守己,国家的「稳定」于是有了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都得到了知识,他们知道了自由,个性,权利(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是让他们发言,让他们代表自己的时候了。从前,大众甚至做不了自己的「主人」,当今很应该抬起头来代表自己,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人已经被愚弄得够了,现今应是他们深刻思考己身,更是向那些「一厢情愿」的哲学家证明「大众也能有智能」的时候了。
(作文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集合了众多群众的批评声音,才能改善制度,使他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为了达到这一点,就请每一个人试试在心里向周围的人说:别再用这些毫无道理的东西愚弄我们了。不为什么,只因为我们需要独立思考。
Tag: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
- 理想国读后感--停止愚民(精选四)
- › 理想国读后感800字(二)
- › 理想国读后感--停止愚民(精选四)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理想国读后感--停止愚民(精选四)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理想国读后感--停止愚民(精选四)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理想国读后感--停止愚民(精选四)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理想国读后感--停止愚民(精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