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这是一本洋溢着激情和美好愿景的好书,尽管字里行间不免沾染上西方中心主义的习气,流露出一种救世主的情怀,但无法否认,记者弗里德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妙的宏大图景,它悄无声息地发生在我们每个人周围。其实,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
弗里德曼使用了大量的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事例,来说明世界正日益变得平坦。尤其多处提到了印度和中国。美国的呼叫中心、客服、软件外包给了印度,大量的低级制造业外包给了中国。然后,一张由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系统支撑起来的网络,将全世界范围内的智力、资源、商品、劳动力、金融结合了起来。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至今依旧发挥着强大的效力。
(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这是一个全球化3.0的时代。按照弗里德曼的划分,自从人类出现到1800年,可称为全球化1.0的时代,其标志就是民族国家的兴起;1800年至20世纪末,被称为全球化2.0的时代,其标志是跨国企业的崛起;而从20世纪末至今,个人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原本依靠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如今越练越变得易如反掌。这一点我深表赞同。
历史是呈螺旋状上升的,在兜了一个圈子后,个人的作用再次凸显。我们可以不必依附于组织和集体,就可以轻松地与世界联通,去创造许多个性化的东西,去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事业。我们应该为全球化鼓掌,它可以使每个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人类的共同财富必将呈现几何级数地增长。
但此书也掉入了一个技术至上主义的陷阱。作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有许多原本横亘在人们之间的鸿沟便可以消除,有许多罪恶可以得到清除,有许多矛盾将自动消失。是的,必须承认,信息化确实是一场亘古未有的革命,它除了能够改变人类交流、生产的方式外,也可能带来光明、善良和美好的未来。但这一切应该是有前提的,全球化必须被用来创造价值,而不是毁灭价值,只有掌握技术的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明白人类的终极意义的时候,技术的进步才会带来好处。
弗里德曼在书中也谈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恐怖分子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实现更有效率的破坏,一些黑暗的事物可以凭借全球网络迅速传播。自从人类掌握了超自然的技术之后,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生存或是灭亡,从未如此赤裸裸地摆放在人们面前。
(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所以,在为全球化欢呼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外在的技术只是表面现象,他们不过是工具而已。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极不协调,当刀耕火种演变成电脑网络之后,人性的进步微乎其微。有许多东西,不是简单地技术发展就能改变的,人性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不过是外在表现形式罢了。更何况,这种外在的力量,已经足以使人类走向毁灭。
我还是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全球化的,至少它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让每个个体都可以尝试着实现梦想。我们需要想象力,需要激情,更需要冷静的头脑。我们不能改变螺旋上升的历史,只有追随它一起跳动。我希望,当遥远的将来的人们回头看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啊,那真是一个美妙的开始!
Tag: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
-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 ›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2000字
- ›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800字
- ›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000字
- ›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 ›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200字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世界是平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