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读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中看到了十分吸引眼球的一两级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亮剑》,但因学习不能常看,更不可能全看。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买了一套压缩成五盘的《亮剑》光盘。我一下开心了,自己在安排好学习之后可在节假日观看了。结果几遍皆不过隐!于是,我爸爸又给我买了由作者都梁写的小说看。真叫爱不释手,欲罢不能。随着人物、情节的展开,一股股巨大的冲击波震撼着我的心灵,使人不由得随着书中人物命运的变迁而扼腕痛惜、悲愤不已。
(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作为远离军事远离文学的中学生,《亮剑》首先吸引我的是好看、精彩。书中第一章即给读者展示出一幅精彩的战斗画面,使毫无军事常识的人也能清楚地了解战场地势、敌我双方的部署及指挥员们的战术意图等等,而不仅仅是“外行看热闹”。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合情合理的拼杀画面,在字里行间闪现,既紧张、刺激,又引人入胜,使人甚至从惨烈中也能体味到军事艺术的魅力。和平年代生活平静,我喜欢看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但《亮剑》给我的印象最深,它为我们安排出一个又一个好看的场景、一段又一段好听的故事,无论是特种兵训练、大炮战、叛逃事件,还是“文革”中的武斗,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我总是兴致盎然。我和爸爸分章节领颂阅读着,兴趣盎然,被小说中一句又一句优美的文字、生动美妙的话语深深吸引着......。
在阅读欣赏中,我认为《亮剑》人物性格极为鲜明,跃然纸上。主人公李云龙身经百战,性情暴烈,在渴望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不计生死、要压倒一切的霸气;在“文革”中面对“造反派”的挑衅,亦表现出一位将军不怒而威、咄咄逼人的气势;面对“专政”铁拳的淫威,为捍卫军人的尊严,铮铮铁骨宁折不弯。但李云龙又绝非一介武夫,他大智大勇,时而还流露出中国农民式的狡猾与狭隘。大闹“聚仙楼”、腰缠炸yao赴“鸿门”以及“文革”中吃忆苦饭等都有其上乘的表演。他为正直刚烈,从不媚上,对百姓的疾苦却有一颗滚烫的心。由1960年“大饥荒”引发的他对老区人民的真挚感情以及对这场灾难的思考,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作者在着力刻画李云龙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个英雄的群体。他们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无论是战争年代为救受伤的师长拔枪逼迫医生的下级军官,还是“两头冒尖”、嗷嗷叫的战士;无论是和平时期拍案而起、奋不顾身的将军赵刚、丁伟,还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妻子们,这些“硬汉”的形象犹如一组高耸的群雕,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在这个群体中还有一位铮铮铁骨的知识分子——田墨轩。作为能预知未来的智者,他完全可以躲避灾难,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促使他纵然粉身碎骨,也要警醒国人。在“小人”猖獗的劳改农场里,他也依然我行我素、高风亮节。这是一曲英雄悲歌。我为这些曾经创造辉煌而今却已悄然逝去的英雄们痛惜不已。
(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我作为生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中学生,通过观看《亮剑》的电视剧、阅读《亮剑》的小说,我觉得要从单纯好看和精彩的场景中走出来。要把握和领晤《亮剑》的精神,并把它带到我们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面对学习困难,我们要向李云龙率领的英雄群体那样,不怕困难,敢于拼博,善于围绕学习困难展开分析,善动脑筋。我愿自己在初中、高中、乃至今后大学等的学习“战场”上,渴望自己也成为英雄!
Tag: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
- 《亮剑》读后感800字
- › 《亮剑》观后感
- › 《亮剑》观后感(二)
- › 《亮剑》观后感(三)
- › 精神的丰碑--《亮剑》观后感
- › 《亮剑》观后感(推荐)
- › 《亮剑》观后感(四)
- › 《亮剑》读后感
- › 《亮剑》读后感----关于管理、销售、用人点滴
- › 《亮剑》读后感800字(二)
- › 《亮剑》读后感800(三)
- › 《亮剑》读后感1000字
- › 《亮剑》读后感2000字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亮剑》读后感800字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亮剑》读后感800字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亮剑》读后感800字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亮剑》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