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作文网热点作文描写作文论曹禺剧作语言的场面描写和抒情性特点» 正文

论曹禺剧作语言的场面描写和抒情性特点

[11-26 13:39:32]   来源:http://www.kmf8.com  描写作文   阅读:8281
概要: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周朴园30年来都生活在那种虚伪感情之中,如今侍萍真的站在面前了,触犯了他真实的利益和尊严,陡然色变。一声“你来干什么?”便撕去了他的面纱。多么普通的五个字,而此时此刻却表现了他的冷酷无情。鲁侍萍的回答,饱含着她30年来所尝的人生屈辱和痛苦,血泪和仇恨,每个字都是从心窝里迸发出来的,是强烈而深沉的控诉。《雷雨》的语言艺术创造,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读《雷雨》的剧本,我们可以看到“序幕”和“尾声”,它们从《雷雨》首演之日起就没搬上过舞台,而它表明,对于《雷雨》“太像戏”之不足,曹禺在戏剧结构和风格上都在自觉地弥补。序幕、尾声发生在“雷雨”故事10年之后,从两个小孩的视角来呈现,周朴园已经将房子卖给教会医院。腊月三十,下雪,周朴园来看望已经疯了的蘩漪和侍萍。在冬天与夏天、冷与热、雪与雨的对照中,曹禺希望为观众制作欣赏的距离,不要让戏剧在高度紧张中戛然而止,“要流荡在人们中间还有诗
论曹禺剧作语言的场面描写和抒情性特点,标签:人物描写作文,场面描写作文,http://www.kmf8.com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周朴园30年来都生活在那种虚伪感情之中,如今侍萍真的站在面前了,触犯了他真实的利益和尊严,陡然色变。一声“你来干什么?”便撕去了他的面纱。多么普通的五个字,而此时此刻却表现了他的冷酷无情。鲁侍萍的回答,饱含着她30年来所尝的人生屈辱和痛苦,血泪和仇恨,每个字都是从心窝里迸发出来的,是强烈而深沉的控诉。《雷雨》的语言艺术创造,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读《雷雨》的剧本,我们可以看到“序幕”和“尾声”,它们从《雷雨》首演之日起就没搬上过舞台,而它表明,对于《雷雨》“太像戏”之不足,曹禺在戏剧结构和风格上都在自觉地弥补。序幕、尾声发生在“雷雨”故事10年之后,从两个小孩的视角来呈现,周朴园已经将房子卖给教会医院。腊月三十,下雪,周朴园来看望已经疯了的蘩漪和侍萍。在冬天与夏天、冷与热、雪与雨的对照中,曹禺希望为观众制作欣赏的距离,不要让戏剧在高度紧张中戛然而止,“要流荡在人们中间还有诗样的情怀”,“导引观众的情绪入于更宽阔的沉思的海”。  

二 《日出》的题记令人印象深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已经决定了《日出》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 《日出》以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为背景,选取舞女陈白露华丽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这两个特定地点,以陈白露的活动为中心,展示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鬼”与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画面。 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里,靠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过着夜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恋爱家庭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小东西”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的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 曹禺在《日出·跋》中说:“写完《雷雨》,渐渐生出一种对于《雷雨》的厌倦。我很讨厌它的结构,我觉出有些太像戏了……于是在我写《日出》的时候,我决心舍弃《雷雨》中所用的结构,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我想用片段的方法写起《日出》,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如若中间有一点我们所谓的‘结构’,那‘结构’的联系正是那个基本观念,即第一段引文内‘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所谓‘结构的统一’也就藏在这一句话里。《日出》希望献与观众的应是一个鲜血滴滴的印象,深深刻在人心里也应为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 作家为表达“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这个主题,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中写了三个方面的人物:(一)群鬼——剥削压迫者潘月亭、张乔治和未出场的黑暗势力总代表金八等;(二)小东西、翠喜等一群妓女,小职员黄省三、李石清;(三)陈白露与方达生两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共同完成这个社会悲剧的主题——对人剥削人的旧制度的控诉。 人物形象的刻画,仍是《日出》最成功之点。对于陈白露和李石清,作者主要是写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内心的激烈冲突和他们被窒息被毒化的心灵历程。而对胡四、顾八奶奶、张乔治、福生等形象的刻画,则是着眼于他们性格的主要特点,用夸张、重复、强调的手法,使它更突出、更鲜明,如:胡四的“贱”、顾八的“俗”、张乔治的“洋奴相”。翠喜的刻画体现了作者主观的感情与客体描写高度有机的融合。他写出了一个老妓女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人生哲学和感情表达的方式,没有人为地美化她,但却写出了与粗俗的外表形成对比的“一颗金子的心”,使这个悲剧形象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特别是李石清,作为善与恶混合而成的悲剧角色。再没有比他更为典型的了。他爱他的妻子儿女,也恨这个人妖颠倒、人人相食的社会,他丢掉一家老小,连儿子的病也不顾了,拼了生命向着金钱的宝座攀登。这种发财欲望使他失去了人类的同情。面对黄省三的悲惨遭遇,他侮辱他耻笑他,他叫他去偷去抢,甚至教他去自杀。他心里恨着有钱的人,但是又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有钱的父亲。他骂潘月亭,骂陈白露,骂胡四,可是他又不要脸的巴结他们。明知前景十分悲观,而他仍然企图摆脱黄省三那样凄惨的命运,不惜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生的欲望,死的恐惧,社会仇恨和飞黄腾达的野心,把他推上了一条流氓式的欺诈报复之路。一旦社会把人逼到死亡的边缘,人的抗争就只好采取野兽的方式,用尖牙利齿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最后自己也落得遍体麟伤。请看潘月亭与李石清的一段对话: 

潘月亭 (点起雪茄)好,我不陪了,你以后没事可以常到这儿来玩玩,以后你爱称呼我什么就称呼我什么,你叫我月亭也可以;称兄道弟,跟我“你呀我呀”地说话也可以;现在我们是平等了!再见。(由左门下) 
李石清 (愤怒使得他麻木了)好!好!(手中紧握着钞票,恨恨地低声)二十块!(更低声)二十块钱。(咬牙切齿)我要宰了你呀!我为着你这点债,我连家都忘了,孩子的病我都没有理,我花费自己的薪水来做排场,打听消息。现在你成了功,赚了钱,忽然地不要我了。(狞笑)不要我了。你把我当成贼看,你当面骂了我,侮辱我,瞧不起我!(刺着他的痛处,高声)啊,你瞧不起我!(捶着自己的胸)瞧不起我李石清,你这一招简直把我当作混蛋给耍了。(嘲弄自己,尖锐地笑起来)我是“自作聪明”!我是“不学无术”!我是“坏蛋”!我是“三等货”!(怪笑)可是你以为我就这样跟你了啦!你以为我怕你,——哼(眼睛闪着愤恨的火)今天我要宰了你,宰了你们这帮东西,我一个也不饶,一个也不饶你们的。  

李石清有十分复杂的内心世界,但作家处理得干净利落,轮廓分明。李石清坚定是因为他贫穷,自尊是因为他屈辱,他不择手段,良心泯灭,是因为他无路可走。李石清是一个半人半鬼的两面神,他有忍辱负重,令人同情的一面,也有奸诈无行,让人嫌恶的一面。这是社会扭曲人性的又一种情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描写作文人物描写作文,场面描写作文热点作文 - 描写作文
上一篇:如何描写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