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

[10-20 00:44:03]   来源:http://www.kmf8.com  三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579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第八次,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第八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欧洲及苏格兰的相关历史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大意,理清课文脉络。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初读感知。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
第八次,标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第八次,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八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

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欧洲及苏格兰的相关历史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信心 失败 抵抗 战斗 招集 动员 侵略 成功 打仗 受伤 并且 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侵略: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信心: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

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

磨坊:一般利用人力、畜力、水力或风力转动石磨,代客将小麦或其他谷类研磨成粉的作坊。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苏格兰布鲁斯王子抗击外国侵略者,连打了七次败仗,几乎失去信心。后来在蜘蛛结网的启发下,决心干第八次,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八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第八次

2. 开火车读生字。(点击出示)

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一课的生词(点击出示)。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生词。

3. 齐读生词

二.品读训练

(一)品读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几乎”,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谁会用“几乎”说一句书上的话。

2.点“几乎”出示: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他是指谁?(布鲁斯)

布鲁斯对什么失去了信心?(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请大家从书上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指名读

“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注意“英勇地”

请你把“英勇地”再读一遍。

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苏格兰的军队很勇敢)齐读这句话

4.苏格兰的军队这么英勇,为什么王子还几乎要失去信心呢?(失败了七次)

是呀,他们失败的次数太多了。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

5.指名读

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王子当时的心情。

6.谁来学学王子“唉声叹气”的样子。

学生表演 我们一起来学学王子当时的样子。

7.现在老师转换一下身份,做一回战地记者。我想采访一下布鲁斯王子:

尊敬的布鲁斯王子,我为您和您的军队如此英勇地战斗感到十分敬佩,对您的失败也深表同情。请问,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怎样?您在想些什么?

学生回答

8.一连失败了七次,王子经受不了打击。“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老师刚刚说的这句话对吗?(点击标出“几乎”这一句。)为什么?

9.出示: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齐读:“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二)品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1. 王子的希望并没有破灭,是什么让王子重新鼓起信心的?(一只蜘蛛)

2.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1] [2]  下一页


Tag: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 - 三年级语文辅导 -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4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