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三年级语文辅导三年级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正文

让我们荡起双桨

[10-20 00:44:03]   来源:http://www.kmf8.com  三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795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内容:《1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诗句,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2、 了解课文三次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一、我的十分钟: 激趣导入师: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看屏幕,屏幕里的景色美吗?看着美丽的景色,老师还想给大家放首歌。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听好听的歌,好吗?师:这首歌美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一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这首歌。(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尽情想象:迷人的环境,美丽的季节,放松的身心,欢乐的时光,欢声笑语
让我们荡起双桨,标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内容:《1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2、 了解课文三次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一、我的十分钟: 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看屏幕,屏幕里的景色美吗?看着美丽的景色,老师还想给大家放首歌。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听好听的歌,好吗?

师:这首歌美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一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这首歌。(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尽情想象:迷人的环境,美丽的季节,放松的身心,欢乐的时光,欢声笑语……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生:海面、划船、双桨、蓝天 ……

师:同学们,刚才的歌曲好听吗?

生:好听。

师:你想学吗?

生:想。

师:谁知道,要想学会一首歌,你得先学什么?

生:调、曲子、歌词 ……

师:同学们,这首歌这么好听,我们又想把它学会。走,我们现在就去学学他的歌词。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1、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5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

2、齐读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四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指名汇报回答

②范读课文。

③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 “桨、墙、轻”是后鼻音;

△ “环”是前鼻音、“洒”是平舌音,指导读准;

△ “洒”右半边是“西”;“桨”的下半部是“木”;

△ 你能给它们找几个好朋友吗?

△ “墙”“排”的笔顺,师范写

生书空,练写

四、作业

1、描红。

2、口头扩词:

荡( )( )( )推( ) ( ) ( )

课( )( )( )墙( ) ( ) ( )

3、区别组词:

谁( )狼( )消( )西( )

推( )浪( ) 悄( )洒( )

4、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5、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感悟诗中的情境,边读边感受。

一、细读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1)“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

(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2)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3)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4)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5)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1)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2)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3)指导朗读。

△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 指名读,集体读。

(4)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

二、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

三、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 “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1] [2]  下一页


Tag: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 - 三年级语文辅导 -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上一篇:习作4 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