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中,老师能体会到你们的高兴。其实,只要将自己想象成法布尔,你就会读得有感情了。咱们将2、3自然段,边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二)学法总结
师:放下书,同学们,回想一下,刚刚咱们学习第一件事情的时候,用了哪种阅读方法呀?
生:抓关键词,再找一句子,理解他的意思。
师:不仅要找出关键词,还要揣摩,并且怎样呢?
生:想象,当时法布尔的心时在想什么?
师:这样朗读得会更有感情。还有吗?
生:将感受写在书上,做批注。
师: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刚刚我们收获了一种阅读方法,接下来写写生字吧。
四、写字练习
师:同学们,看一看本课的一类字有哪几个比较难写,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提醒一下同学们。
生:“殿”和“察”比较难写。“殿”可以记住左边是一个“尸”,里面的“共”可以看作是柱子,右边中“没”有的“没”的右半部分。
师:你告诉了我们怎样记住这个字。刚才提到“察”,你觉得这个字哪里会出问题?
生:象“夕”这一部分,容易少写一点,变成“夕”。
师:你看看这个字怎么写漂亮?
师板书,生书空。
再写写“殿”字。
师:先把本课的生字描红,再在本子上写两遍。
生描红,写字。
展示有进步同学的字和存在问题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4、5、9、10自然段。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能抓住“静静地观察、欣赏、放进、丝毫没能阻止、仍然……”等词语体会法布尔的对昆虫的痴迷。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能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运用方法。
(一)回顾方法,指导自学。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咱们重点学习了关于法布尔的第一件事,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学到了哪种阅读方法?
生:抓住关键词或关键的语句理解人物的特点。
生:抓住关键词或关键的语句来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做好批注。
(二)学生自学,学习4—10自然段。
1.学生自学
师:这种方法可是语文学习中的好方法呀,不信你们试一试。下面用这种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做好批注。(出示课件)
注意要求:1.反复读文,找出关键词句。
2.揣摩关键词句,写上批注。
生自学,师个别指导。
2.组内交流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找到的关键词和看法,相互补充一下。如果你觉得有道理的地方,不妨也借鉴同学的写下来,做好批注。每组推荐一名做批注最好的同学上台来汇报。
(三)交流反馈
1.师:刚刚老师看了同学们的讨论,我发现有的小组讨论的很好,他知道去借鉴别人的批注,自己没找到的,听了别人的会把它写下来。而有些同学光用嘴说了却没写下来。这样交流起来效果就不大了。咱们全班交流交流吧,看谁先来说一说,你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最好结合关键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上台汇报(实物投影展示)。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后面接着说他“敏捷”
地捉住它,说明法布尔很细心。
师:你做得标注在哪儿呀?同学们看,这位同学只画了句子,却没写感受,这叫做批注吗?
生:不叫。
师:这就说明刚刚没有认真听讲呀。你们小组是不是都和孙浩洋一样呀?一会儿将自己的感受写上。请下一个组的同学。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的“敏捷”能看出,法布尔是经常捉昆虫,不然动作不会那么敏捷。
师:同学们看他做的批注在哪儿,他做的批注怎样?
生:很好。
师:他作的批注思考的有深度呀,就从这个词中能想象到法布尔经常捉,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呀。这个组不错。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看出他什么都不放过,无论是周围的昆虫,还是花啊、草啊、游鱼、蠕虫呀都不放过。而且还能看出他很细心,如樱桃般大小的虫子他都能发现。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细心,注意观察的人。
师:所以,你在这儿的批注还可能写上哪个词?
生:细心、观察。
生:我从“欣赏”这个词能够看出法布尔非常喜欢这个虫子,如果他不喜欢的话就会看看接着扔了,就不会仔细地欣赏。还有“高兴极了”这个地方,能看出,如果法布尔不喜欢昆虫的话,他怎么可能兴高采烈地将这些虫子当做宝贝似的,放在口袋里呢?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可是老师发现他的批注写得长长的,这样做批注有些啰嗦,你可以抓住重点词来写。说自己感受的时候可以像你这样说,否则,书上就显得太乱了。你能不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呀。
生朗读。
师:有谁要补充吗?
生:我能看出法布尔是个爱观察的孩子,因为是“带回家”,如果他不爱观察的话他就不会带回家了。
生:我从“很不情愿、心爱、放进”能看出法布尔很不舍得,尤其是“放进”能看出,而不是“扔进”。
生:从“放进”这个词可以看出是轻轻的放,以免把这个小虫子给摔死,可以看出他很珍爱这个小虫子。
师:这个感受要比刚才李睿宁的感受更详细一些。你能不能读一读呀?
生朗读。
师:本来法布尔高高兴兴地回家,可是他爸爸妈妈却怎样?
生:非常生气。
师:谁来读一读愤怒的爸爸?
生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生气的妈妈?
生朗读。
师:气得这位妈妈连说话都快了。自己读一读第九自然段,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读得老师的心都抽搐了一下。哪个小组还没汇报?
生:我从“心里甜滋滋”的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这些小东西,虽然不是无价之宝,但在它心里就像无价之宝一样。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 › 《装满昆虫的衣袋》综合资料
-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