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10.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
11.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12.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
五、深悟知音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3.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六、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板书:
25.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
[教学思考:本课设计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了拓展练习,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最后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欣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以上就是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www.kmf8.com小学频道 六年级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研计划总结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年最新六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研计划总结
-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北师大版)
- › 2016年最新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介绍
- › 2016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研计划
- › 2016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