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六年级语文辅导六年级语文教案《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正文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

[02-18 01:08:09]   来源:http://www.kmf8.com  六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933
概要: 生3: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放弃。师:是顽固不化吗?生3:不是,他们说得都有道理的,所以他们敢于坚持。生4:他们不但能仔细观察,而且还能认真思考。师:是的,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辩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两小儿活泼泼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是吧?生:(齐答)是!师:那好!我们都来做一回两小儿。全体起立!左手的同学做前面一小儿,右手的同学做后面一小儿。我呢,就读读旁白吧。好!前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生1:(左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师:后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生2:(右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师:开始辩斗!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起故。一儿曰——生1:(齐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师:一儿曰——生2:(齐读)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一儿曰——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师:一儿曰——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课堂教学实录,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kmf8.com

生3: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放弃。

师:是顽固不化吗?

生3:不是,他们说得都有道理的,所以他们敢于坚持。

生4:他们不但能仔细观察,而且还能认真思考。

师:是的,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辩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两小儿活泼泼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是吧?

生:(齐答)是!

师:那好!我们都来做一回两小儿。全体起立!左手的同学做前面一小儿,右手的同学做后面一小儿。我呢,就读读旁白吧。好!前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生1:(左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

师:后面一儿们,准备好了吗?

生2:(右手的学生齐答)准备好了!

师:开始辩斗!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起故。一儿曰——

生1:(齐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师:一儿曰——

生2:(齐读)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一儿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

师:一儿争辩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一儿反驳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

师:一儿不服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一儿扯着嗓子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

师:一儿跺着双脚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一儿指着一儿曰——

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

师:一儿毫不示弱,也以手相指曰——

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

师:(突然停顿,过了一会儿)辩呀!斗呀!怎么不辩不斗了?

生1:太累了!脚都酸了。(众笑)

生2:老这么辩下去,没意思了。(众笑)

生3:辩斗也不能没完没了啊?

生4:孔子过来了。

四、决日——“知”的分享

师:请坐。孔子过来了,孔子是谁呀?

生1:大思想家。

生2: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生3:孔子有弟子三千,是个大教育家。

生4:孔子博学多才,是个圣人。

师:可是,这个问题,孔子说得上来吗?

生:说不上来。

师:哪儿看出来的?

生:孔子不能决也。

师:谁能为“决”组个词语?

生1:决断。

生2:决定。

生3:判决。

生4:裁决。

师:一句话,面对两小儿的辩斗,孔子也拿不定主意。是吧?

生:(齐答)是!

师:同学们,如果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会怎么说?(教师指名一学生起立)现在轮到我做两小儿了。先生贵姓?(众笑)

生:姓田。

师:哦!田先生!久仰久仰!请问田先生,咱俩谁说得对、谁说得不多呀!

生:你们两个说得都不对。

师:都不对?那依你之见,是日初出时去人远还是日中时去人远呢?请田先生不吝赐教。

生:一样远,没什么区别。

师:这就怪了。明明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吗?

生:这是你的错觉,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是一样大的。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像车盖,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有地平线,还有树木、房子做比较,所以好像大一点。中午的时候,太阳升到了天上,没有什么可以比较了,所以看起来就像盘盂了。

师:啊!原来如此!田先生说得有理,说得有理。不过,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又是为什么呢?先生累了,请坐下休息休息,我想请教另外的先生。(教师指名一学生起立)先生贵姓?

生:免贵姓赵。(众笑)

师:哦!赵先生!失敬失敬!您知道温度不同的原因吗?

生:当然知道!早上,太阳是斜射到地球上的,所以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少一些,感觉就沧沧凉凉了。到了中午,太阳笔直射在地球上,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多了,所以就热了,就像探汤一样了。

师:哦!我明白了。谢谢两位先生为我指点迷津啊!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五、悟日——“智”的启迪

师: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老夫子。是吧?

生:(齐答)是!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板书“知”)什么叫“知”?

生1:知识。

生2:学问。

生3:知道。

生4:懂得。

师:谁说你知识丰富?谁说你学问渊博?原来你也不知道啊!来,我们再来一起笑一笑。两小儿笑曰——

生:(齐答)哈哈!孰为汝多知乎?

师: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想、怎么回答呢?请你写一写。你可以用白话文来写,那就用“孔子说”开头;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写,那就用“孔子曰”开头。

生:(写话,教师巡视,随后示意几个学生起立。)

师:好!孔老夫子们,面对两小儿的嘲笑,你们有话想说吗?

生1: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掌声)

师:看来,孔老夫子有点心虚了。(众笑)

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掌声)

师:好一个虚心好学的孔夫子。心虚大可不必,虚心却值得我们学习。

生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掌声)

师:说得好!做学问、做人就应该老老实实。

生4:天下的知识多如海洋,我哪能样样精通呢?(众笑)

师:实话实说,学无止境嘛!

生5: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观察和思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六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 - 六年级语文辅导 - 六年级语文教案
上一篇:《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