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计划总结语文计划总结一节国家级观摩课的始末——全国第七届中小学新课改研讨、讲说课观摩示范展示暨“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 正文

一节国家级观摩课的始末——全国第七届中小学新课改研讨、讲说课观摩示范展示暨“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

[10-20 00:45:53]   来源:http://www.kmf8.com  语文计划总结   阅读:8358
概要: 里庄中心小学 王慧7月15日——20日,全国第七届中小学新课改研讨、讲说课观摩示范展示暨“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济南市济北小学召开。会议期间,方运加(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首都师大教授、博导)、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雷英(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校长)、孟国泰(山东昌乐二中名誉校长)、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创始人)、李红婷(临沂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王如才(山东省教科所理论室主任、研究员)以及秦荃田(全息教学法创始人、“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创始人、全国数学建模工作委员会会长)共8位教育专家先后做了重要报告。专家们虽然站在各自所代表的学科教育理论基础上来侃侃而谈,但相互之间又都是相通又适用的。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教师,我特别关注了国家特级教师于永正《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报告。报告中,于老指出,“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他还引用了自己所崇拜的于漪教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论述,“教学的有效教学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热闹,不是看老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炼,是否学得主动
一节国家级观摩课的始末——全国第七届中小学新课改研讨、讲说课观摩示范展示暨“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标签:语文教学计划,语文教学总结范文,http://www.kmf8.com

里庄中心小学      王慧

  7月15日——20日,全国第七届中小学新课改研讨、讲说课观摩示范展示暨“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济南市济北小学召开。会议期间,方运加(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首都师大教授、博导)、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雷英(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校长)、孟国泰(山东昌乐二中名誉校长)、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创始人)、李红婷(临沂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王如才(山东省教科所理论室主任、研究员)以及秦荃田(全息教学法创始人、“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创始人、全国数学建模工作委员会会长)共8位教育专家先后做了重要报告。专家们虽然站在各自所代表的学科教育理论基础上来侃侃而谈,但相互之间又都是相通又适用的。

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教师,我特别关注了国家特级教师于永正《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报告。报告中,于老指出,“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他还引用了自己所崇拜的于漪教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论述,“教学的有效教学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热闹,不是看老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炼,是否学得主动、积极,是否有兴趣。”.这是一句十分朴素而深刻的话!接下来,于老又向大家剖析了课堂低效、无效的几种表现:1、教学目标走偏2、讲得多、问的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多。3、满足于讲过了、做过了,不问学生是否掌握了。4、师生准备不足,仓促上阵。5、教师缺乏热情,不关注学情,对生成性的东西不敏感,不善于应对。通过于老对课堂低效、无效的一番问诊,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接下来,于老又进一步阐述了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其中讲到要有目标意识和目标落实意识。写字要落实:描、仿、临,持之以恒。朗读要落实:注意“跟我读”,发挥示范性。写要落实:一二年级过写话关,三四年级要过六关,即动物外形关、人物外貌关、人物对话关、一处场景关、标点符号关、基本格式关;五年级要过篇章关。听了这些,我慢慢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激起了改造自我课堂的欲望。

此次参加年会,除了作为一名台下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我还作为一名台上的展示者为大家呈现了一节语文观摩课。会上,共有来自省内、省外(如江苏、福建、安徽)等地的28位语文教师呈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在此会上与省内外小学语文教学同仁们同台展示,我感到十分荣幸!展示的整个过程(包括为展示所作的整个准备过程)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为了记录下这宝贵的经历,也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更大的提升,我认真回忆并梳理了展示观摩课前后的一些收获。

自接到参加观摩课的喜讯后,我的心里就变得忐忑不安起来。时值学生期末考试复习的关键阶段。在局教研室朱建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迅速确立了课题,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的教学。因为我教的是三年级学生,即暑假后的新四年级。所以,正好可以利用本班学生进行试讲。在一次次试讲中,我积累了很多生成性的课堂经验,为年会上的展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此,特别要感谢的是教研室朱老师!感谢她为了追求课的完美效果,在酷暑中一次次亲临指导!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是一句话的语气,她都要亲自示范。是啊,古诗教学,本身就需要很诗意的氛围,能够传情达意的眼神、手势、语气又怎能不被关注呢?怎奈作为被指导的对象——学生我不才,以致屡屡找不到感觉,达不到理想状态。就在我感到士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时刻,朱老师又适时地鼓励我“课堂上要有唯我独能的心理”!于是,我就真得又自信了起来!

短短几天的准备时间过去了。一眨眼便到了要上阵的时刻了。此时的我已经没有了畏惧,反而更多的是期待—— 一份展示自我的期待!当这份期待终于来临,些许的紧张被一份浓浓的愉悦之心盖住了。我享受了四十分钟的师生交流的愉悦!

活动结束了,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在开始准备课的时候充满了忐忑?是的,那是一份极度不自信导致的情绪。然而,自信是需要一定基础的。比如,教师对教学预设的把握程度,对自我教学素质的肯定。这些都是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自信度的。作为拥有十多年教学经历的老教师,也曾在无数次的公开课或者课赛中历练过,为什么还建立不起一份气定神闲的自信呢?如果心理素质都不过关,又如何能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本身,并对其有更成熟的把握呢?

会议期间,偶尔听到一位教师谈论“海量阅读教学”的实施者韩兴娥教师,说她面对公开课时从不事先定课题,而是从容应对听课者任选的课题!后来听于永正教授在报告中也提到自己到处讲学,也是喜欢按所授课的地方的学习进度来授课。——这让我感到十分佩服!如此的气定神闲、胸有成竹,靠的是什么?

归根结底,我最大的根结还在于有无重视平时课堂的历练。国家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长久以来,大家对公开课观摩课是有争议的。很多人都不屑于观摩课,觉得观摩课就是作秀,并不代表平时课堂的实际教学水平。”——我也觉得这样的理论不无道理。一节课的成功不是孤立的,它是经由许多节课磨练而来的。所以,我们要想成长,需要的不是仅仅盯着自己一时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教学生涯的每时每刻!是否能在平时的课堂中就注意自己语言的凝练、行动的得体?是否最高程度地关注课堂的高效性?如果能把每一次课堂教学都作为一节观摩课来提炼的话,相信,我们的课堂必定都能从高效课堂走向优质课堂!那时,每遇观摩课,必定能还原其一份真实朴素的色彩,内心也必定会自始至终都是一份期待的愉悦!

专家们的成就使我明白,一节有影响的公开课也许会使教师成名,但一个教师的成才绝不仅仅取决于一节甚或几节公开课!让我们静下心来把每节课都上成公开课吧!这是一份真正成熟的教育责任!也是我们普通教师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

十分庆幸有这次暑期学习和展示机会,它不仅让我受到了众多教育专家的理论启迪,更重要的是,促成了我改造自我课堂的强烈欲望!在新的学期来临的时候,我一定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并以高度的责任心践行自己“将每节课都打磨成公开课”的豪言。诚然,平时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像准备公开课那样可以重复试讲,但却可以在备课之初做更多精心的准备,在课堂之后做更多认真的反思!

期待新学期的到来!

<
Tag:语文计划总结语文教学计划,语文教学总结范文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上一篇: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