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把握好了上面这个原则,我们可能解决对好多章节理解上的问题。我们就再多看几个例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第一)
上面这段话中的“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很多书(例如我为写这篇文章参看的《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P4)译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种说法难以令人接受,至少我是如此。而南怀谨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则将它译为(大意):没有朋友会在每个方面都不如自己。我想,大家应该能够凭感觉判断哪一种译法更正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前一种译法呢?显然是因为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导致。
首先,《论语》中孔子多处强调,人是不能没有过错的,只要能改就好。“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第三)。本段“无友不如己者”的下句也是“过则勿惮改”;其次,《论语》中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第七)可见孔子是主张相互学习,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来完善自己的。把握住了这个大的思想,自然不会理解错。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论语》?为政第二)
对于这一段话的理解,则是有好多种不同的版本。
对“攻”字,一说,攻击;另一说,攻读。
对“异端”,一说,异端邪说,或不同于儒道的学说,也有将其具体化的;另一说,指极端(见南怀谨《论语别裁》)。
对“己”一说,停止;另一说,同“矣”。
将上面的三个词的各种解释组合一下,再去掉不合理的,我们就可以得到:
攻击不同的学说,那
Tag:个人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计划总结 - 个人心得体会
- 如何做人——《论语》读后感
- › 如何做人——《论语》读后感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如何做人——《论语》读后感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如何做人——《论语》读后感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如何做人——《论语》读后感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如何做人——《论语》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