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挥教学机智,处理好“预设” 与“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课堂教学重点在预设上,彩点在生成上,亮点在个性上。“生成”的精彩离不开“预设”的精心。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是驾驭课堂的重要保证,只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从容应对学生的“节外生枝”。眼中有学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根本。当学生的回答超出我们的预设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切不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扼杀了学生带有瑕疵的“真实”。如果我们善于捕捉这种生成性资源,随机应变,及时“抓彩”,就能变“意外”为“精彩”。
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再加上一定的教学机智, “预设” 与“生成”才能相得益彰。
3、落实课改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从听课中发现,课堂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课堂中的很多问题不完全发生在理念层面,而更多地存在于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实践,落实于具体的教学行为之中。而高效课堂较好地处理并体现了课改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有效地将理念转化为实践。
高效课堂所秉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定教”的理念,构架起“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基本模式,着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精细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从规范教学操作行为入手,将课改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细微之处,将空泛的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的尝试。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的必然要求和选择,也是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
上一页 [1] [2]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来自www.kmf8.com! www.kmf8.com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初中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更好的落实临沂市“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我县于2011年10月25—10月29日举行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是全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次大检阅,体现了我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评课活动,收获很多。 纵观本次评比活动,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有:
1、注重新理念教学,小组学习有实效
我们欣喜地看到,多数老师能够将新课改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能够熟练运用市教学策略指导教学。能够紧扣新课程标准,较好的把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教学设计上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情景,利用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明显增强。
2、注重情境创设 力求课程生活化
新课改以来,以学定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学生的学习、思考以及兴趣调动的过程和情境是紧密联系的。围绕教学目标、指向教学重点、难点、教育点创设的情境越独特、越新颖、越生动,学生的学习越有兴趣,学习能力越能得到进步与发展。
例如:《随机事件》一课中有些老师用“守株待兔”“生死签”等故事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出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中有些老师引用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飞行速度大致 7× m/s,它经过 秒可进入预定轨道。通过计算飞行的路程得出算式 7× × ,然后观察 × 的特点和计算规律,从而转化成本节课的数学问题。有的老师利用2011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环保、爱护环境”的情景引入课题,通过计算 的排放量从而得出算式3.0 。
我们看到,这种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的引入成了连接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桥梁,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引导着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得到很好的贯彻。
3、注重教材整合,精心印制学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唯教材至上,能根据教学需求、学生需求对教材大胆取舍,例如《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中,章前例题难[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度较大,有些老师把情景改为学生熟悉的“求青岛到界湖的路程”,也有的老师直接不用这个例题,换上其它有趣的例子,教学效果也不错。
各位参赛选手课前准备充分,精心印制导学案或课件,并做了大量的赛前准备。
成绩虽然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1、教材研读不够,教学重点偏离
《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中,教材内容为: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方程的解的概念。而《同步学习》却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这并不恰当。因为在列方程得出几个算式后,通过观察算式特点,自然而然的引出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方程的解的概念。7位执教老师中有3位老师受《同步学习》的影响,只处理了列方程这一个重点,本来很自然引出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但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组织课堂,使列出的方程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难点突破不到位,抓不住解决的关键点。
从听课情况看,很多老师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不到位,抓不住解决的关键点。例如《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中难点是列方程,关键是分析已知、未知,找出等量关系,那就要让学生多说说列方程的依据、找找不同的做法。《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的难点之一是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如何把不同底数的幂转化为同底数的幂,如计算 和 ,可以渗透一下转化思想。突破难点,抓住学生思维的困惑点是关键。同时要调整好课堂教学结构,务必用足够的时间解决重点、难点。
3、题目缺乏拓展提升,忽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重点题目缺少变式练习和拓展,例如《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中仅停留在公式的基础应用上,缺乏变式训练,比如公式逆用、不同底数的幂转化为同底数的幂。个别老师在学生做完题后仅仅是对对答案,缺少对做题方法、规律的总结提升。教学过程()中,个别老师只注重知识点的教学,忽视挖掘贯穿本节课的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中的方程思想和《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中的转化思想。
-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
- › 名师指导:初二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初中数学
- › 名师指导:初中数学考试克服失误的20句口诀
- › 初中数学 第二十四课时:概率的简要计算
- › 初中数学 第二十三课时:数据的分析
- › 初中数学 第二十一课时:函数的综合应用(2)
- › 初中数学 第十八课时: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 › 初中数学 第十九课时:二次函数的应用
- › 初二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初中数学
- ›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 ›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与解答
- › 初中数学常用的几种经典解题方法
- › 学好初中数学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