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①yùn niàng( )( ) ②liáo( )亮 ③zhù( )蓄
④宽chǎng( )⑤ 主zǎi( ) ⑥páng bó( )( )
⑦苦sè( ) ⑧xī( )月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8分)
①抖擞( ) ②撑伞( ) ③皎洁( ) ④沿溯( )
⑤发髻( ) ⑥水藻( ) ⑦迸发( ) ⑧匍匐( )
3.按要求默写。(12分)
(1)朱自清在《春》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赞美春具有“力”的特征的句子是 , , 。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比喻描写早春美景、突出春雨可贵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4)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凌云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绘小雪后矮松秀美的句子是:
, , , 。
(6)子曰:“ , 。 ,则不复也。”
4.口语交际(3分)
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____________。”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了。
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些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短文是七年级某学生的习作《可爱的雪花》,文章写得不错,但还有一些语病。请你选择4-5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在原文上直接修改。(3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我最喜欢的花,它不跟别的花相同,这种花能化为水,结成冰,它就是——雪花。
我们家的四周全是花草树木,下雪时,雪花落在花草上,停在树木上,卧在房屋上……整个大地仿佛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雪后,我和小伙伴一起来到屋后缓坡上。有的猫捉老鼠的游戏,有的在塑雪罗汉,有的在打雪仗,我打得全身都湿透了。回到家里,妈妈见了我这幅模样,不允许我再出去。但是,我换了一身衣服,又偷偷地溜了出去。
可爱的雪花,你伴随着我走过了无数个寒冬,我爱你!
二、阅读理解(62分)
(一)阅读《三峡》和《以虫治虫》片段,完成6-10题(2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8分)
(1)至于夏水襄陵( ) (2)属引凄异( )
(3)方为秋田之害( ) (4)岁以大穰( )
(5)略无阙处(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7)飞漱其间( )(8)林寒涧肃(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样的诗句,让人感觉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9.课文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3分)
10.请根据乙文内容,为下面的句子配上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猿 猴 声 回 荡 山 谷, 凄 凉 悲 哀 。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赏读方纪的《三峡之秋》,完成11-15小题。(20分)
三峡之秋
方纪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 › 2016年度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教学计划精选
- › 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 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 初一年级政治上学期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 课标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 初一年级《童趣》基础知识点整理
- › 初一年级《童趣》基础字词
- › 初一年级《童趣》课文原文译文
- › 初一年级《童趣》课文原文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