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1.据上文内容填表。由此表你发现本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说出理由(6分)
时间 早晨 下午
一天中三峡
的景物特点 热烈 沉沉欲睡、惊醒
12.无声无形的秋在作者笔下变得具体可感,我们似乎看到秋天已经款款而至。读第一段,思考:文中哪些词句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风姿?(2分)
13.本文写景生动,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1)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流而去。
(2)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满面。
14.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古今文人盛赞三峡风光,如今因三峡工程而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若让你当导游,请你结合郦道元的《三峡》、方纪的《三峡之秋》,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试试看。
提示:要包括以下内容:称呼;问好,表示欢迎之意;可从自然风光,物产资源,民情风俗,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作相关介绍。(6分)
(三)阅读寓言《小男孩和苹果树》,完成16-21小题。(20分)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和树玩。
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荫下打个盹。他爱那棵树,那棵树也爱跟他玩。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不能每天再来树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来,我们一块玩!”树对男孩说。“我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我不能每天和您玩了。”男孩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买它们。”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手舞足蹈,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男孩摘了苹果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树感到很难过。
一天,长大成人的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抱歉,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树心满意足地望着男孩的背影。然而,从那以后,男孩再也没有回来。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欣喜万分。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很伤心,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让自己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划多远。”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他划船而去,很久没有再露面。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没法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牙去咬。”“没有树枝给你爬。”“我老到再也爬不动了。”“我实在什么都给不了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需要了,只是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太累了。”男孩回答道。“好吧,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的地方了。来吧,坐在我身上歇歇吧。”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16.长大后的男孩每次回到树的身边都是基于什么原因?树又是如何对待他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分析划线语句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这一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是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请结合文章说明是怎样运用对比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将“树”作拟人化的描写,寄寓了怎样的象征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相信你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8~最新学年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1.酝酿; 嘹; 贮; 敞; 宰; 磅礴; 涩; 曦
【解析】:考查学生重要字词及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
2.sǒu; chēng; jiǎo; sù; jì; zǎo; bèng; fú
3.(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 领着我们上前去 。
- 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 › 2016年度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教学计划精选
- › 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 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 初一年级政治上学期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 课标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 初一年级《童趣》基础知识点整理
- › 初一年级《童趣》基础字词
- › 初一年级《童趣》课文原文译文
- › 初一年级《童趣》课文原文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