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当时正在家门外做游戏。那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陈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都不来,他已经走了。”客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5、 寓言两则
智子疑邻 《韩非子》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课文分析]
课文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只用八个字。“宋”,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富”,是被盗的原因;“天雨”导致“墙坏”,“墙坏”又为盗窃者提供了自由进出的条件。由此引出身份不同的两个人对这件事的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这是故事中的要害处,因为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实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因此,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人便夸说自己的儿子聪明,而怀疑偷盗是邻父干的。
塞翁失马 《淮南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课文分析]
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故事很有名,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来自这个故事。
一、重点字词
1、天雨墙坏 (坏:毁坏 雨:下雨)
2、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
3、不筑 (筑: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6、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7、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8、居数月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9、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10、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11、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二、重点句子
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2、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译: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
3、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译: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答: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译文]
《智子疑邻》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相关推荐:
-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文知识点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 › 第四单元第1课天气与生活同步练习(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 › 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达标检测
- › 2016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 ›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试题(湘教版)
-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16)
- › 3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 › 2016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 › 2016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6年度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课内古文知识点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课内古文知识点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课内古文知识点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课内古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