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那只芙蓉是桔黄色的,毛色很鲜艳,头顶隆起一簇红色的绒毛,黑眼睛,黄嘴,黄爪,模样很清秀。它的鸣叫婉转多变,如银铃在风中颤动,也如美声女高音,清泠百啭。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
④两只鸟笼,并排挂在阳台上。绣眼和芙蓉能相互看见,却无法站在一起。它们用不同的鸣叫打着招呼,两种声音,韵律不同,调门也不一样,很难融合成一体,只能各唱各的曲调。它们似乎达成了默契,一只鸣唱时,另一只便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
⑤一次在为芙蓉加食后我忘记了关笼门,发现时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想那笼子可能已经空了。却没想到,芙蓉依然在笼中欢快地高歌,全然无视洞开的笼门。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绣眼的鸣唱声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阳台上只剩下芙蓉的独唱,时而高亢,时而低。
⑥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芙蓉的叫声似乎有了变化,它一改从前那种清亮高亢的音调,声音变得轻幽飘忽起来。那旋律,分明有点像绣眼的鸣啼。莫非是芙蓉在模仿绣眼的歌声来引导它重新开口 然而绣眼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沉默。芙蓉执着地独自鸣唱着,而且唱得越来越像绣眼的声音。而绣眼不仅停止了鸣叫,也停止了那闪电般的上下飞跃。它只是瞪大了眼睛默默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在思考。它是在回想自己昔日的歌声,还是在回忆那遥远的自由时光?
⑦日子一天天过去,芙蓉照旧每天欢歌,已多日无语的绣眼显得更落寞了,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伫立在横杆上。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回来,刚进门,就听见阳台上传来很热闹的鸟叫声,那是绣眼的鸣唱,但比它原先的叫声要响亮得多,也丰富得多。我感到惊奇,绣眼重新开口,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走近阳台一看,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鸟笼外,来了另一只绣眼。笼中的绣眼在飞舞鸣叫,笼外的绣眼围着笼子飞舞,不时停落在鸟笼上。那只自由的野绣眼,翠绿色的羽毛要鲜亮得多,相比之下,在笼里的绣眼毛色显得黯淡无光。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两只绣眼,面对面上下飞窜,鸣叫声激动而急切,仿佛在哀哀地互相倾诉,在快乐地互相询问。
⑧那两只绣眼此刻的情状,让我看到了"欢呼雀跃"是怎样一种生动的景象。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它们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绣眼的重新开口,应该是对自由的呼唤吧。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还没碰到鸟笼,就惊飞了笼外那只野绣眼。我打开笼门,再退回到屋里。笼里那只绣眼对着打开的笼门迟疑了片刻,便一蹦两跳,飞出了鸟笼。它拍拍翅膀,飞过楼下的花坛,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⑨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13. 选文为我们讲述了绣眼与芙蓉的故事。请你仔细阅读⑤~⑧段内容,从绣眼的角度对故事内容进行概括,将情节补充完整。(3分)
绣眼莫名其妙地停止鸣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绣眼因野绣眼的召唤而重新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⑦段中写道"此刻它(绣眼)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绣眼"颓丧"的具体表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结合文意,谈谈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它们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绣眼停止鸣叫后,为什么面对芙蓉鸟的叫声不再开口,而面对野绣眼的叫声却重又开口,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本文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具体说明使用这些修辞和动词有怎样的好处。(3分)
(1)它的鸣叫婉转多变,如银铃在风中颤动,也如美声女高音,清泠百啭。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
(2)笼里那只绣眼对着打开的笼门迟疑了片刻,便一蹦两跳,飞出了鸟笼。它拍拍翅膀,飞过楼下的花坛,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选第___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江水》「乙文」其水①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西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②,左右楸桐③,负④日俯仰⑤。目对鱼鸟,水木明瑟⑥。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⑦。
《水经注。济水》「注」①其水:指济水的支流泺(luò)水。②客亭:名历亭。③楸桐:树名。④负:背着。⑤俯仰:低头,抬头。左右楸桐,负日俯仰:言历亭两边的楸桐树沐浴在阳光下微微摇曳。⑥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是写看到明澈的水中游鱼,碧树丛中的啼鸟,深得乐趣。⑦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这里的意思是说自己懂得了鱼鸟水木的情趣,顺应自然,融入自然。
18. 请你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 _______②哀转久绝 绝:___________ ______③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_________________④良多趣味 良:____________ _____
-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卷
- › 2016年七年级第一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6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 › 2016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年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 › 七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三
- › 七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 › 七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3篇
- › 七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2
- › 七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4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