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了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到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村落里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⑦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着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如看庙差不多。”
⑧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选自《现代语文》作者韩羽,略有改动)
15.除“唱戏”和“看庙”两件事外,还写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2分)
16.第⑤段中,为什么父亲总是要照例说“使劲儿看,好好记住”呢?(2分)
17.第⑥段结尾处作者写道:“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写下来。(字数在150字以内)(3分)
18.第⑧段中父亲“弯腰从地上捡烟头”这一件事可否删去呢?请说明理由。(2分)
19.本文题目是“父子之间的怯意”,那么,父对子、子对父的怯意各是什么呢?(3分)
四、文言文阅读(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3分)
⑴世隶耕 ⑵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⑶于舅家见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⑵泯然众人矣。
22.仲永的人生变化经历了哪三个过程?请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3分)
23.你认为方仲永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有哪些不足呢?(2分)
五、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个世界常常需要等待。被评为“浙江骄傲—0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的罗雪华为了一个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病孩子的生命,5年来耗尽了所有的家产,却不曾放弃,这种等待是爱;古代有个年轻人叫尾生,等一个女子前来,女子不来,而水猛涨,他抱着桥柱而死,这种等待是诚信;老师等待着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种等待是期望……
等待中有各种各样的情怀。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 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十三卷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十三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十三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十三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