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数学辅导资料初一数学教案《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正文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数学教案   阅读:8216
概要: 一、概述1.《正数和负数》是人教课标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一课时,45分钟.3.“正数与负数”这节课是“有理数”这一章的第一节课,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需要.本节先回顾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然后通过引言中温度、净胜球数、加工允许误差的实例,引出负数,进而给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并进一步介绍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分析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并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4.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能力;6.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2.负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标签:初一数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一、概述

1.《正数和负数》是人教课标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一课时,45分钟.

3.“正数与负数”这节课是“有理数”这一章的第一节课,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需要.本节先回顾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然后通过引言中温度、净胜球数、加工允许误差的实例,引出负数,进而给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并进一步介绍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并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4.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6.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2.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负数,要多采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理解由于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www.kmf8.com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展示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出现“负数”应用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入“负数”.

2.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和研讨,让学生自己完成对负数概念的引入.

3.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具:电脑,ppt课件(或相应图片),投影仪.

2.学具:地图册.

3.多媒体教室.


Tag:初一数学教案初一数学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数学辅导资料 - 初一数学教案
上一篇: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