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选文共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其特点怎样(用文中一个词作答)?(3分)
答:所写景物有: ;其特点: 。
16.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分)
17.试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18.翻译下面两句话。(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
(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④念无与为乐者 ②怀民亦未寝
③相与步于中庭 ④但少闲人
20.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译:
21.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事),这是事之雅者;_______________(景),这是景之美者;______________(情),这是情之深者。(3分)
22.文中“闲人”指谁,该如何理解?(2分)
答:
23.整段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辜苍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24.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3分)
25.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竟然”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26.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一一概括回答。(2分)
2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2分)( )
A.荷花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花瓣表面尽是疙瘩,十分毛糙。
B.因为荷花细胞内有能发热的线粒体,所以荷花的花朵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C.文章用“古莲发芽”这一例子,说明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D.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就是指能修理细胞本身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的“酶”。
三、作文(30分)
28.题目:启迪
生活中,老师、朋友的几句良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自然界中的某一景致……都会感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切地感悟生活,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记叙为主,也要有适当的抒情、议论。
(2)不少于600字。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推荐
-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 ›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答案
- ›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解析
- › 2016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质检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 › 八年级上册地理2016年各地中考试题归类
- › 八年级上册地理2016年各地中考试题归类
- › 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