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3.灵活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过程
和
方法
经历“猜想—验证—总结归纳—应用拓展”的探究过程,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培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本节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反作用于生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形成与应用
难点
等边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教具
多媒体 等边三角形纸片
学具
等边三角形纸片 直尺 量角器 圆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问
题情境
1出示等边三角形图片.
2提出问题:房子的顶部是什么图形?同学们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等边三角形的知识?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4.3.2 等边三角形].
观察图片,口答问题。
探
索
新
知
1、提出问题:根据原来学习图形的经验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研究等边三角形?
思考后口答
2、 让生从试着给等边三角形下定义。
3、归纳小结得出:
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独立思考后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4、观察课前准备的等边三角形纸片,猜想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并通过测量、折纸、证明等方式进行验证。
归纳总结得出:
性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
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再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后表达交流。
5猜想可用哪些方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然后通过画图验证你的猜想。
归纳总结得出:
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先独立猜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成员的所有猜想通过画图利定义进行验证。
实
践
应
用
例4:如图,我校课外兴趣小组在一次测量活动中,测得∠APB=60°,AP=BP=200m,他们便知道池塘最长处是多少m。猜猜他们得出结论是多少m,请验证你的猜想。
-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 › 《等边三角形(1)》教学设计
- › 《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