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数学辅导资料初三数学试卷2017年数量和位置变化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 正文

2017年数量和位置变化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数学试卷   阅读:8739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2013年数量和位置变化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3年数量和位置变化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1. (2012浙江嘉兴、舟山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D→C→A的路径运动,回到点A时运动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长为长为x,AP长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C. D.【答案】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因为动点P按沿折线A→B→D→C→A的路径运动,因此,y关于x的函数图象分为四部分:A→B,B→D,D→C,C→A。当动点P在A→B上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y=x,四个图象均正确。当动点P在B→D上时,函数y在动点P位于BD中点时最小,且在中点两侧是对称的,故选项B错误。当动点P在D→C上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A,C错误。当动点P在C→A上时,函数y随
2017年数量和位置变化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标签:初三数学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2013年数量和位置变化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3年数量和位置变化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

1. (2012浙江嘉兴、舟山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D→C→A的路径运动,回到点A时运动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长为长为x,AP长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因为动点P按沿折线A→B→D→C→A的路径运动,因此,y关于x的函数图象分为四部分:A→B,B→D,D→C,C→A。

当动点P在A→B上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y=x,四个图象均正确。

当动点P在B→D上时,函数y在动点P位于BD中点时最小,且在中点两侧是对称的,故选项B错误。

当动点P在D→C上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A,C错误。

当动点P在C→A上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选项D正确。故选D。

2. (2012浙江衢州3分)函数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D。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计算出 的取值范围,再在数轴上表示即可,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向右画;<,≤向左画,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要使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故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D。

3. (2012浙江绍兴4分)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在透明胶片上的▱ABCD,点A的坐标是(0,2).现将这张胶片平移,使点A落在点A′(5,﹣1)处,则此平移可以是【 】

A.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B.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C.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答案】B。

【考点】坐标与图形的平移变化。

【分析】根据坐标的平移变化的规律,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因此,

根据A的坐标是(0,2),横坐标加5,纵坐标减3得到点A′(5,﹣1),故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故选B。

4. (2012浙江温州4分)如图,在△ABC中,∠C=90°,M是AB的中点,动点P从点A出发,

沿AC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C,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B.已知P,Q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连结MP,MQ,P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MPQ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如图所示,连接CM,∵M是AB的中点,

∴S△ACM=S△BCM= S△ABC,

开始时,S△MPQ=S△ACM= S△ABC;

由于P,Q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从而点P到达AC的中点时,点Q也到达BC的中点,此时,S△MPQ= S△ABC;

结束时,S△MPQ=S△BCM= S△ABC。

△MPQ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故选C。

二、填空题

1. (2012浙江丽水、金华4分)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图中

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千米)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  ▲  千米.

【答案】 。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根据函数的图形可以得到甲用了30分钟行驶了12千米,乙用12分钟行驶了12千米,分别算出速度即可求得结果:

∵甲每分钟行驶12÷30= (千米),乙每分钟行驶12÷12=1(千米),

∴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1- (千米)。

2. (2012浙江衢州4分)试写出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的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  .

【答案】 (答案不唯一)。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位于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0,据此写出一个函数解析式即可,如 (答案不唯一)。

3. (2012浙江绍兴5分)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度返回家,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则表示父亲、母亲离家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 ▲ (只需填序号)。

【答案】④②。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返回,

∴表示母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②;

∵父亲看了10分报纸后,用了15分返回家,

∴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④。

4. (2012浙江义乌4分)如图,已知点A(0,2)、B( ,2)、C(0,4),过点C向右作平行于x轴的射线,点P是射线上的动点,连接AP,以AP为边在其左侧作等边△APQ,连接PB、BA.若四边形ABPQ为梯形,则:

(1)当AB为梯形的底时,点P的横坐标是  ▲  ;

(2)当AB为梯形的腰时,点P的横坐标是  ▲

【答案】 , 。

【考点】梯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如图1:当AB为梯形的底时,PQ∥AB,

∴Q在CP上。

∵△APQ是等边三角形,CP∥x轴,

∴AC垂直平分PQ。

∵A(0,2),C(0,4),∴AC=2。

∴ 。

∴当AB为梯形的底时,点P的横坐标是: 。

(2)如图2,当AB为梯形的腰时,AQ∥BP,∴Q在y轴上。∴BP∥y轴。

∵CP∥x轴,∴四边形ABPC是平行四边形。∴CP=AB= 。

∴当AB为梯形的腰时,点P的横坐标是: 。

三、解答题

1. (2012浙江湖州12分)如图1,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 ,点A在x轴负半轴上,点B在坐标原点.点D的坐标为(- ,3),抛物线y=ax2+b(a≠0)经过AB、CD两边的中点.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三数学试卷初三数学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数学辅导资料 - 初三数学试卷
上一篇:2017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