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离子方程式中生成物为沉淀或气体时需标出“↓”或“↑”.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Cl在水中解离出 H+和Cl﹣ (填离子符号);NaOH在水中解离出 Na+和OH﹣ (填离子符号).
(2)CaCO3+2HCl=CaCl2+CO2↑+H2O的离子方程式是 CaCO3+2H+═2Ca2++CO2↑+H2O .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 根据题给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可以总结为:
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可以据此完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 解:(1)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在溶液中要解离成:H+和Cl﹣,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成Na+和OH﹣;
(2)碳酸钙为固体不能解离,仍以分子形式存在,而盐酸可以解离成H+和Cl﹣,反应后的氯化钙溶于水,解离成了钙离子和氯离子,而二氧化碳和水不能解离,仍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aCO3+2H+═2Ca2++CO2↑+H2O.
故答案为:(1)H+和Cl﹣;Na+和OH﹣;
(2)CaCO3+2H+═2Ca2++CO2↑+H2O.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5.(2012•宜宾)已知A、B、C、D、E、F、G、H、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G为常见金属,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人体胃液中含有A,可帮助消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
(1)E的名称是 铁 ,H的化学式是 H2O2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Fe+CuCl2=Cu+FeCl2 .
(3)如图中涉及到 D 基本反应类型.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分析: 做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突破口一般是颜色和重要的化学反应等.G为紫红色金属,为铜.而E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为铁.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所以为氧气.A在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所以为盐酸.
解答: 解:G为紫红色金属,为铜.而E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为铁.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所以为氧气.A在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所以为盐酸.由于铜(G)可以和氧气(I)反应生成B,所以B为氧化铜.则A和B反应生成C和D为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铜,而C能够和铁反应,所以C为氯化铜,D为水.H能够生成水和氧气,所以H为过氧化氢.而EC反应即为铁与氯化铜的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和铜(G).
所以转化关系为:
反应为:①CuO+2HCl=CuCl2+H2O,为复分解反应;
②Fe+CuCl2=FeCl2+Cu,为置换反应;
③2Cu+O2 2CuO,为化合反应;
④2H2O2 2H2O+O2↑,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铁; H2O2.
(2)Fe+CuCl2=Cu+FeCl2.
(3)D.
点评: 掌握推断题的做题方法,首先寻找突破口,突破口一般是颜色和重要的化学反应等,同时要敢于尝试.
四、探究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8分)
16.(2012•宜宾)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CO2 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 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2O4 CO2↑+CO↑+H2O .
【问题讨论】
(1)C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D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水分 .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处理尾气CO .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 【猜想】根据猜想1和3分析;
【实验探究】(1)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够证明有CO2气体;
(2)最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有CO存在;
【实验结论】根据猜想3成立可知,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然后写出化学反应式即可;
【问题讨论】(1)二氧化碳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
(2)装置末端酒精灯可以处理尾气CO.
解答: 解:【猜想】根据猜想1和3可知,猜想2是只有CO2;
故答案为:CO2.
【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够证明有CO2气体;
故答案为:A.
(2)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原有的二氧化碳已经被完全吸收;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还原气是CO.
故答案为: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根据猜想3成立可知,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所以化学反应式是:C2H2O4 CO2↑+CO↑+H2O;
故答案为:C2H2O4 CO2↑+CO↑+H2O.
- 宜宾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 › 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 › 宜宾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宜宾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宜宾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宜宾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宜宾市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