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氯化钠属于盐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D、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解答: 解:A、氧化钙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做溶质;溶质的质量不是1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 是1%;故错
B、氢氧化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错
C、氯化钠属于盐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故错
D、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许多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通过题目对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知识加以归纳总结.掌握基础知识点即可轻松解题.
6.(2012•绵阳)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①CaO+H2O═Ca(OH)2;
②Mg(OH)2 MgO+H2O;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 2MgO.
A.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B.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 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 D. 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①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
③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放热.
④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⑤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
解答: 解:A、②属于分解反应;故错
B、④属于置换反应;故错
C、②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故错
D、④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⑤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故对.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7.(2012•绵阳)观察室验图象,得到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图1:在100g Cu﹣Zn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氢气质量可知Zn的质量分数为50%
B. 图2: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 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D. 图4:将CO2通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根据氢气的质量= 分析;
B、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C、根据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减少了五分之一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分析;
解答: 解:A、根据氢气的质量能求出合金中锌的质量,锌的质量为= =65g,Zn的质量分数为= %=65%,故A错误;
B、有图象知,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B正确;
C、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有图象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的空气减少了五分之一即氧气的质量,故C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需要结合图象和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逐一解答.
8.(2012•绵阳)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配置成稀硫酸,将镁条置于其中 有气泡产生 Mg是活泼金属
B 验纯后,将纯净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 产生淡蓝色火焰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
C 向一未知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 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无色未知溶液中一定有CO32﹣
D 将ag的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为bg 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 金属活动顺序为:Fe>Cu,且析出铜的质量为(b﹣a)g
A. A、 B. B、 C. C、 D. D、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该实验操作错误.
B、验纯后,将纯净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可以看出氢气可以在 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故该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
C、碳酸盐、碳酸氢盐均能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故该物色未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不一定有CO32﹣;故该实验结论错误.
D、将ag的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说明金属活动顺序为:Fe>Cu;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为b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a)g为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而不是析出铜的质量,故选项结论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12•绵阳)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