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P Q R W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A. 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 Q+R+W
B. 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 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 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
考点: 质量守恒 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化合反应的逆反应.它是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A、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只有AP物质质量减少,QRW物质的质量都增加了,说明P为反应物,BCD为生成物,化学反应方程式为P Q+R+W,故A正确;
B、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2.6﹣3.6):(10.8﹣4.8)=3:2,故B错误;
C、生成W的质量为10.8g﹣4.8g=6g,故C错误;
D、第二次测得的A质量为:(40g+4g+3.6g+4.8g)﹣(13g+12.6g+4.8g)=16g,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填空与解答.
10.(2012•绵阳)(1)某简单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 O2﹣ ;当x=10时,该粒子符号为 Ne ;当x=13时,写出该粒子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Al2(SO4)3 ;
(2)t℃时,将5.2gKNO3固体溶于2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t℃时,KNO3的溶解度为 26.0g .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 红色 .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B是黑色固体,F、G为金属单质.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①H的化学式是 FeSO4 ;
②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8:5 ;
③写出D+F→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④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Cl+Cu2(OH)2CO3=2CuCl2+CO2↑+3H2O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1)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决定微粒的种类,里多外少阳离子,外多里少阴离子,里外相等是原子.
(2)溶解度是指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的最大质量,即达到饱和.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由于是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致.所以就是检验碳酸盐.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则A为水,B是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F、G为金属单质.
解答: 解:(1)某简单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 O2﹣;当x=10时,该粒子符号为Ne;当x=13时,该微粒为铝,在化合物中显+3价,而硫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其化学式为:Al2(SO4)3;
(2)t℃时,将5.2gKNO3固体溶于2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100g水对应的硝酸钾质量为5.2g×5=26.0g,即t℃时,KNO3的溶解度为26.0g.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会变 红色.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为水,B是黑色固体是黑色的氧化铜.则B和硫酸反应生成的D为硫酸铜,而A确定为水(B和硫酸反应生成AD,这个方向很容易忽略).F、G为金属单质,且F和硫酸铜反应得到金属G,所以为F为活泼金属,而F来源于E和氧化铁的反应,所以F为铁.
①H的化学式是 FeSO4;
②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8:5;
③写出D+F→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④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Cl+Cu2(OH)2CO3=2CuCl2+CO2↑+3H2O.
故答案为:(1)O2﹣; Ne; Al2(SO4)3;
(2)26.0g.(3)Na2CO3+2HCl=2NaCl+CO2↑+H2O; 红色.
(4)①FeSO4;②8:5;
③Fe+CuSO4=FeSO4+Cu;
④4HCl+Cu2(OH)2CO3=2CuCl2+CO2↑+3H2O.
点评: 物质推断要在明显的结论的协助下,逐一突破,注意相互的限制制约的利用.
11.(2012•绵阳)(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是 冷凝管 ,冷水应从 B 进 A 出.
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称量使用的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 左盘 (选填(左盘)或“右盘”);如果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且将称量物放反,则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 大 (选填“大”、“不变”或“小”).
③装置III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仪器b的名称是 锥形瓶 ;若用MnO2与H2O2制氧气,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此收集装置的收集方法收集CO2.
(2)扎西同学在化学兴趣小组中提出一个猜想:“根据学习过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可以知道,Na2CO3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
-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