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l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 =12 Ar(O)=l6 Ar(Fe)=56 Ar(Zn)=65
Ar(Mg)=24 Ar(S)=32 Ar(Cl)=35.5 Ar(K)=39 Ar(Na)=23 Ar(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沙里淘金 D.花香四溢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锈 B、天然气 C、蔗糖 D、石灰石
3、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右图是普通电子
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
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为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人们正逐渐采用垃圾分类回收。在某些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
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以下能放入绿色垃圾箱的是①废
旧报纸②废铜丝③一次性塑料餐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
A.①③⑤⑦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⑦ D.①②⑥⑦
5.烟花爆竹专运车辆要悬挂或喷涂相关危险货物运输标志,该标志应是下列中的
6.下列课本中研究微粒特性的化学实验与其主要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主要实验目的
A 高锰酸钾溶于水的实验 证明物质是可分的且都由细小的微粒构成
B 氨水挥发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实验 证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C 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证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 酒精与水混合的体积变化的实验 证明不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同
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一氧化碳和氧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8.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植物油与水 B.碘与酒精 C.面粉与水 D.食盐与水
9、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盐酸;
③硝酸铵和水; ④氧化钙和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重要化工原料,该物质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X的化学式为SO2
C.Na2S2O3中S的化合价为+3价 D.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1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食盐固体、碳酸钙固体、高锰酸钾固体 B.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C.汽油、酒精、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硝酸铵固体
12.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Zn和Fe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13. 右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图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图中“ ”表示氢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生成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
D.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物
14.下面是王民同学从“错题集”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无需加以改正的是:
①温度计能指示温度是因为温度升降时汞原子的体积会随着改变;
②将两杯质量分数均为1%的食盐水混合后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
③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一定不改变;
④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⑤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③④
15.取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碳酸钾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一样多 B.碳酸钾多 C.碳酸钠多 D.无法计算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过量的铁投入硫酸铜溶液里,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
A.铁 B.铜 C.硫酸亚铁 D.铁和铜
17、①、②、③、④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g水,在20℃时,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g、9g、36g、18g的NaCl,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最稀的溶液;
C.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如果①②中的物质混合后全部溶解,则其与④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18、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属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9、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粉末 CaCO3 高温煅烧
C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2CO3粉末 Ca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20.在已调平的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的足量稀硫酸。在左边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金属X粉末,同时在右边烧杯中投入与X等质量的金
-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基础和识记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阅读和探究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体验和作文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 › 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改正病句
- › 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选择题
- › 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填空题
- › 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修改病句及语段
- › 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之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 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之现代文阅读
- › 2016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
- › 2016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