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1964年,“国防科技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指的是什么?(2分)
(4)材料三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成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是谁?(2分)
(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等为首的各级干部抵制“左”的错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4)邓小平。
[2012•黄冈](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炼钢铁中的土高炉
人民公社食堂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1957—196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2分)
(2)材料二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指的是什么?为纠正“失误”,党中央在1960年提出了什么经济方针?由此,你获得了哪些认识?(5分)
(1)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发者展。)
②“一战”的影响(或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认识: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过程中,既允许犯错误,又敢于纠正自身的不足和错误;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2•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材料阅读题(6分)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二 1897年梁启超担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谭嗣同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筹办内河轮船公司、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
材料三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⑴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说出其相关内容。(2分)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在经济、教育方面的主张。(2分)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为了能造出汽车、飞机等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何意义?(2分)
(1)中日《马关条约》(1分)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分)
(2)经济主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或答:兴办工矿企业或鼓励发展工商业或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分)
教育主张: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或开办新式学堂)(1分)
(3)措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分)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分)
(只答出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也给全分)
[2012•吉林]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3分)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伟大转折
会议名称
(2)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写出一例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1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成就各一例。(2分)
(4)中共十五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5)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1分)
(1)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伟大转折
会议名称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2)“大跃进”运动或人民公社化运动;
(3)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成功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外开放:建立上海浦东新区、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等。(例举符合题意即可)
(4)邓小平理论;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有理即可)
[2012•吉林]下面是关于家乡东北历史的内容。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日军占领沈阳 图二 辽沈战役示意图 图三 一汽生产的首批解放牌汽车
(1)图一与日本制造的什么事变有关?事变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2)图二“辽沈战役”的重要成果是什么?(1分)
(3)与图三有关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什么?写出这一计划的发展重点。(2分)
(4)结合材料拟定一个主题。(1分)
(1)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造成东北三省陷落。
(2)东北全境解放。
(3)“一五计划”;重工业。
(4)东北的新生;从屈辱到新生;屈辱——解放——振兴。(有理即可)
[2012•莱芜](14分)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1 1949年开国大典 图2 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图3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图4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活动探究题简述
- › 人教版初三历史知识点:“基础”类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之选择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之材料解析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之问答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单项选择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 › 新编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
- › 新编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 › 2016年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