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1分)材料一中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西方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材料二中的历史情景绘画指的是同一个历史事件,请说出这个历史事件的名称。(1分)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辛探索。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每空1分,共2分)
材料三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代表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1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5)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1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决定以中国何处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辐射和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1分)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2)五四运动(或五四爱国运动)(1分)。
(3)维新变法(或戊戌变法)(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七大)(1 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或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或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在全国建立和普遍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上海浦东(或浦东;或上海浦东新区)(1分)。
[2012•汕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
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 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1分)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2分)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1分)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1分)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2分)
(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1分)。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
(2)因何而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了(2分)
转变前工作重心:政治斗争; 转变后工作重心:现代化建设(2分)
(3)尝试:“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1分)
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变化: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改变。(2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4)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制定科学规划,应遵循客观规律;关注“三农”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共2分)
[2012•徐州](8分)历史时空:为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某校正在举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乘上“时空穿梭机”,你就可以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史实。
(1)你来到1954年的中国,可以参与以发展 ▲
为主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若被选为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你还可以见证《 ▲ 》的审议和通过。它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4)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广东省,可 以看到这里的 ▲ 市、 ▲ 市
和 ▲ 市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活动探究题简述
- › 人教版初三历史知识点:“基础”类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之选择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之材料解析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之问答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单项选择题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 › 新编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
- › 新编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 › 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 › 2016年初三历史寒假作业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