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天就迎来了最新一年高考,www.kmf8.com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语文 阅读鉴赏表达技巧的文章,希望在最后的一天能引起考生们的注意,顺利完成考试,取得好的成绩!
最新一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上列各点,在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中都常常涉及。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主要有三项:
1.指认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
本项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设题的,能级较低,极少出这样的试题
2.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这样的试题往往兼具理解、分析和综合这样几个能级,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
现。如第37讲“典型试题分析”第1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就属于这类试题。
3.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
这也是常用的题目。如2000年全国卷第22题:“这篇散文,①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估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2003年的第21题(见后文“典型试题分析”),都属于这样的试题。
三、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以《语文读本》(第二册)《牡丹的拒绝》为例。这篇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要鉴赏这些技巧,首先得把握住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的性格,把握住牡丹“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的精神,而且鉴赏活动要紧扣这样的内容来展开。譬如分析文章开头描写“连日浓云阴雨,冷风嗖嗖”的天气,就要看到它是为了引出牡丹的“拒绝”开放,其目的在于衬托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格。又如这篇散文的叙述角度不是“我”而是“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作者与读者交流感情,促成两者之间对牡丹高贵品格产生共鸣,增强感染力。又如文中写了许多“想象”之词,想象牡丹花开的盛况,想象牡丹可以赢得的荣誉和赞颂。而现在牡丹拒绝了这一切,坚持按“自己的选择”办事,因此这样的“想象”描写衬托出牡丹在“拒绝”中所表现的品格。如果离开了作品的内容孤立地鉴赏技巧,有什么价值?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
譬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见课本第一册)描写墓地的“风儿”、“阳光”、“白雪”等自然景物,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上下文看,墓是“朴素”的,环境是“幽暗”“宁静”的;从景物本身看,“飒飒响着”、“嬉戏”是写景物的动态,“白雪”的“白”是“亮”的,“温柔”是有情感的。品味了这些词语,就可以对这景物描写的作用作多角度的分析概括:①更衬托出坟墓的朴素;②衬托出墓地的宁静;③活泼的景物可为墓地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如果不揣摩语言,对这里景物描写的鉴赏很难到位的。
四、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鉴赏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