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与内容: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师生课堂行为 媒体使用建议 相关说明
一
引入
1、 作者介绍和代表诗作《过华清宫》等,总结杜牧借古讽今的创作手法。
2、 介绍“赋”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 教师介绍、提示,学生回忆记录 ppt 也可以由学生查找资料,分组介绍
二
梳理全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第一段:
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
渲染阿房宫中的美人和珍宝之多;
第三段:
由铺陈描写转为议论,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四段: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对当朝统治者提出警告。 教师领读,梳理文意,点出重要实词和活用现象;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赋的语言。
三
写作特点归纳 1、 用丰富瑰丽的想象、比喻和夸张塑造了传说中的阿房宫;
2、 描写铺叙和议论相结合,描写为议论作铺垫;
3、 骈散结合,富有气势,增加表现力。 教师举例,领读,学生反复诵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四
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含义用法,掌握文言句式
1、 名→状
2、 名→动
3、 动→名
4、 形→名
5、 形→动
6、 使动
7、 意动
8、 宾语前置
9、 介词结构后置
10、 省略句
11、 判断句 分类整理
课堂练习
五
总结 1、 关于思想主旨和写作手法;
2、 文言语法 抽查提问
作业内容: 反馈预设:
1、 文言词法、句法整理归纳。
2、背诵全文,默写三、四自然段。
理解把握文章主旨,直观感受到赋的行文特点;掌握常见文言语法现象。
教学后记:
高中语文教案 (表四)
单元序号 五 单元类别 文言文 单元主题 亭台楼阁
课 题 黄州快哉亭记 课时数 2
教学设计思想:
本文作为一篇山水游记,具有代表性,通过讲解和诵读,使学生体会其特点和作者蕴涵其中的旷达胸襟。
教学目标:
4、 积累文言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文言常用句式。
5、 了解山水游记的行文和抒情特点。
6、 感受体会作者在人生逆境中所表现出的旷达和超越古人的精神境界。
重点难点:
3、 掌握文言词法句法;
4、 本文借景遣怀,将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与内容: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师生课堂行为 媒体使用建议 相关说明
一
相关资料介绍
1、 关于“唐宋八大家”
2、 苏轼、苏辙的相关经历 教师介绍
学生做笔记 ppt 也可以由学生查找资料,分组介绍
二
梳理全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第一段:
介绍亭的位置、建亭原由和亭的命名。
第二段:
描述亭中所见之胜景和由此引发的历史联想,并初步诠释“快哉”含义,为后文铺垫。
第三段:
借“楚王披襟当风”典故,进一步阐释“快哉”内涵,真正电出自己超然洒脱的思想境界;也以此文与志同道合者共勉。 教师领读,梳理文意,讲解字词,适当提问,学生反复诵读,思考回答,记忆。
三
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含义用法,掌握文言句式 1、名→状
2、名→动
3、宾语前置
4、介词结构后置
12、 省略句
13、 通假字
14、 实词虚词 分类整理
课堂练习
四
总结
作者思想感情、行文思路,词法句法 抽查提问
作业内容: 反馈预设:
2、 文言词法、句法整理归纳。
3、 熟读文章,背诵默写结尾议论段落: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西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基本了解“快哉”内涵;把握文中涉及到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后记:
高中语文教案 (表四)
单元序号 五 单元类别 文言文 单元主题 亭台楼阁
课 题 项脊轩志 课时数 2
教学设计思想:
以体验情感为切入口,通过反复朗读,一方面锻炼阅读文言文的语感,一方面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和理解,了解归有光散文的基本特色和风格。
教学目标:
7、 积累文言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文言常用句式。
8、 体会作者选取日常生活琐事来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行文特点。
9、 理解作者深沉的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
重点难点:
5、 文言词法句法;
6、 如何透过质朴平淡的文字去体会作者深刻而真挚的情感。
教学过程与内容: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师生课堂行为 媒体使用建议 相关说明
一
相关资料介绍
15、 作者生平
16、 关于项脊轩
17、 关于散文
18、 关于唐宋派 教师介绍
学生做笔记 ppt 也可以由学生查找资料,分组介绍
二
梳理全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第一段:
描述项脊轩的特点:小、旧、破、暗;与修葺之后的清雅宜人对比,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突出对项脊轩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写人记事作铺垫。 教师领读,梳理文意,讲解字词;学生反复诵读,记忆。
第二段:
开始记述可喜可悲之事。
一“悲”:大家庭分崩离析,家道中落;(“……凡再变矣。”)
二“悲”:慈母早逝;(“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三“悲”:祖母厚望未孚;(“……令人长号不自禁。”)
情感逐步推进,由淡转浓,由含蓄到迸发。
第三段:
繁荣简单记述自己的闭门读书的生活和项脊轩四度遭火灾而幸存,表达作者对它的深厚感情。
第四段:
“喜”:回忆与妻子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夫妻间深厚的感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语文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屈原列传
- › 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 ›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
- › 怎样才能学好高一语文?
- › 高一语文教案:演绎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合情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计划
- › 高一语文上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
-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语文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语文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语文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第二单元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