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比较思维的能力;
2.理解加成反应
3.了解不饱和烃的概念和烯烃在组成、结构、重要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
4.通过学习对比、体会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乙烯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
教学难点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方法
1.通过制作分子模型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特点;
2.通过教学软件模拟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原理;
3.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乙烯重要的化学性质;
4.通过引导 、投影显示、自学等方法使学生理解乙烯的聚合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电脑、乙烯制备原理的教学课件、彩图两幅、塑料薄膜、球棍模型、乙烯分子的比例模型;
铁架台、圆底烧瓶、温度计、双孔胶塞、导气管、带尖嘴的弯玻璃导管、石棉网、酒精灯、集气瓶、水槽、试管若干;
酒精、浓硫酸、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教学过程
www.kmf8.com
复习提问:1、饱和烃(烷烃):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同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这样的结合使每个价键已充分利用,都达到 "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2、比较乙烯、乙烷的球棍模型。找出不同的地方?
不饱和烃:
像乙烯分子这样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C==C)或碳碳叁键(C≡C),碳原子所结合的H少于饱和链烃里的H数,的烃。
乙烯就是典型的而又重要的不饱和烃之一。
一、乙烯的结构和组成
请大家根据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写出乙烷分子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按要求书写,并由一名学生上前板演)
大家再观察一下乙烯的球棍模型,看看四个氢原子和两个碳原子的位置关系有何特点?回答:六个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在实验室里又是如何得到少量的乙烯气体呢?
1.制备原理
从上述乙烯制备的反应原理分析,该反应有什么特点?应该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
回答:该反应属于"液体+液体生成气体型"反应,两种液体可以混合装于圆底烧瓶中,加热要用到酒精灯。
那么反应所需的170℃该如何控制?用温度计,当然量程应该在200℃左右的。
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混合液面下,但不能接触瓶底。
2.发生装置
① 浓硫酸起了什么作用?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② 混合液的组成为浓硫酸与无水酒精,其体积比为3∶1。
③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可以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加以防止。(防暴沸)
④ 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迅速升至170℃左右,是因为在该温度下副反应少,产物较纯。
⑤ 收集满之后先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再熄酒精灯,停止加热。
⑥ 这样的话该装置就与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比较相似,只不过原来插分液漏斗的地方现在换成了温度计。
3.收集方法:排水法
当反应中生成乙烯该如何收集呢?
C2H4分子是均匀对称的结构,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肯定溶解度不大,况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与空气的28.8非常接近,故应该用排水法收集。
请大家根据制备出的乙烯,总结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质。
三、乙烯的性质
- 高二化学教案 乙烯和烯烃教案
- › 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 › 高二化学教案: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 › 高二化学教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学案
- › 高二化学教案:铁及其化合物
- › 高二化学教案:钠及其化合物
- › 高二化学教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 高二化学教案:原电池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综合运用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拓展探究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练习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2课时基础达标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2课时综合运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教案 乙烯和烯烃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教案 乙烯和烯烃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教案 乙烯和烯烃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教案 乙烯和烯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