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SO4
解析:原电池总反应Zn+Cu2+====Zn2++Cu可分解为Zn-2e-Zn2+(氧化反应),Cu2++2e-Cu(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原电池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原电池正极,因此负极材料只能是Zn。正极为Cu2+得电子还原成铜,电解质应为可溶性铜盐,正极材料为活泼性比Zn弱的Cu、Fe(或C、Pt)等。故答案为C、D。
答案:CD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H2SO4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解析:A项中铜,铁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稀H2SO4是电解质溶液,负极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2H++2e-H2↑。B项中条件相当于在铁片上镀锌即电镀池。C项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故该项不正确。D项中开始发生反应Zn+2HCl====ZnCl2+H2↑,向其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后,发生反应Zn+Cu2+====Zn2++Cu,则铜和锌及电解质溶液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氢气的放出速率。故答案为C。
答案:C
4.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B.加入适量蒸馏水
C.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A项中加入浓度大的盐酸,增加了H+的量,也就增加了H2的量。B项与D项加入水或氯化钠溶液都引起溶液中H+浓度的下降,反应速率减慢。C项因锌是过量的,放出H2的量取决于盐酸的量,加入CuCl2后,有少量铜析出,附在锌片上,形成了原电池反应,反应的速率加快。故C正确。
答案:C
5.某原电池,将两金属X、Y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Y电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
A.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C.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D.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解析:Y电极质量增加,可能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而在Y极(正极)上析出金属形成的。故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6.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吊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况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解析:FeAg构成原电池。负极:Fe-2e-Fe2+,正极:Cu2++2e-Cu,银圈上附有Cu,故选D。
答案:D
7.据报道,美国正在研究的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它具有容量大等优点,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是锌粒、电解质溶液、空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Zn为正极 B.负极反应式:O2+4H++4e-2H2O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
解析:根据原电池反应的本质,负极金属失电子而被氧化,故A、B、C不符合;同时根据电池反应2Zn+O2====2ZnO,我们就可以理解为Zn发生了吸氧腐蚀,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8.电解CuCl2溶液时,如果阴极上有1.6 g铜析出,则阳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约为( )
A.0.28 L B.0.56 L C.0.14 L D.11.2 L
解析:阴极:Cu2++2e-Cu,则=0.025 mol,线路中流过0.025 mol×2=0.05 mol电子;阳极:
2Cl--2e-Cl2
0.05
则V(Cl2)=0.025 mol×22.4 L·mol-1=0.56 L,故选B。
答案:B
9.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 )
①CuSO4 ②BaCl2 ③AgNO3 ④H2SO4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阴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含有不活泼金属的阳离子;电解液的pH下降,说明在阳极上是OH-离子放电,而金属离子相应的阴离子应是含氧酸的酸根,故本题的答案应为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选B。
答案: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NaOH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增大
B.电解H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减小
C.电解Na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不变
D.电解NaCl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不变
解析:电解强碱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c(NaOH)增大,pH增大,A错;B项电解含氧酸时,本质上也是电解水。C项电解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也是电解水,D项电解NaCl时,生成NaOH,pH变大,故B、C对。
答案:BC
11.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作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它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则该电源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_____,正极材料为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l、O2(空气)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将该反应与原电池的原理、Al的导电性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可知,铝既是负极反应物,又是负极材料,O2是正极反应物,正极材料应该选择还原性比Al弱的导电性强的材料,如石墨等。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每课一练夯基达标
- › 高二化学教案: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 › 高二化学教案: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 › 高二化学教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学案
- › 高二化学教案:铁及其化合物
- › 高二化学教案:钠及其化合物
- › 高二化学教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 高二化学教案:原电池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综合运用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拓展探究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练习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2课时基础达标
- › 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2课时综合运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每课一练夯基达标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每课一练夯基达标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每课一练夯基达标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化学练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每课一练夯基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