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二对于高中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大家在高二时期要好好学习,为一年以后的高考做准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6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己任,在西方哲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改革开放为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事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上述材料表明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哲学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②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问题
③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3.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 诗(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
①形而上学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辩证法 ④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涵,以新的理论、体系建构、表现方式满足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是因为哲学
A.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是对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
C.是对客观社会的正确如实的反映 D.具有与时俱进的光辉品质
6.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一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B.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7.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哲学上物质的概念是指
A.具体的物质形态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实在
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D.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客观实在
8.右图漫画《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意识的创造性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实践的创新性
恩格斯把人类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提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回答以下9—10题:
9.“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这是因为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活动 B.人类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人能够驾驭规律,战胜自然 D.意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10.“地球上最 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是指
A.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意识活动能够调节人的生理状态 D.意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依赖于物质
11.2012 龙年春晚上的节目都是万里挑一的精品。而《机器人总动员》凭借舞蹈机器人流畅华丽的动作,与灯光音乐的完美配合,在众多精彩节目中脱颖而出,博得现场观众的欢笑和阵阵掌声。春晚机器人既能够单独展示又能集体表演街舞、体操、舞台剧等展示机器人的灵活与智能。机器人的行为告诉我们
A.机器人随着新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已无差别
B.机器人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也可以产生意识
C.高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机器人能模拟人的某些行为
D.机器人是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2.右面漫画说明
①家长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②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③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其错误的教育方式
④家庭教育要尊重客观规律,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唐诗《回乡偶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它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我们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
14.2012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4%,继第二季度增速“破8”后继续下行。我们能通过价格数据来研究价格背后的种种矛盾问题,这说明
A.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B.承认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C.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事物的绝对不运动状态
D.是否存在相对静止,在生活中是没有意义的
15.古人云:“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收兽,明年无兽。”上述材料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D.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16. 在355公里上空,时速28 000公里的情况下,达到相对速度每秒0.15~18米,为了完美上演“穿针引线”对接大戏,“天宫一号”采用了全新的测量设备,让“神九”与“天宫一号”的一切“行踪”尽在掌握。而为确保将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瞄准“零窗口”,发射时间精确定在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并且实践证明我们成功了。上述材料包含的唯物论道理有
①客观规律都在人类掌握之中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 B.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C.实践是改造人的活动 D.实践是有意识的的活动
18.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 扬州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英语期中试题
- › 扬州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扬州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扬州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扬州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扬州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