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历史辅导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教案» 正文

高二历史教案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教案

[03-01 00:54:56]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719
概要: 教学目标识记罗马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认识西斯廷小教堂壁画、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建筑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赏析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人的艺术成就,进而认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功绩。[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教学重点西斯廷小教堂的《创世纪》壁画;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成就和艺术特色。[来源:高考资源网]教学难点《最后的审判》的人文主义体现。[来源:高考资源网]教学过程:导入:"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这个国家和这座教堂的名字各是什么?"第一目 "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西斯廷小教堂的特点和(祭坛)两侧的壁画适当补充有关西斯廷小教堂的地理位置及近况的资料:西斯廷小教堂位于梵蒂冈城国内,是圣彼得大教堂群中主教堂大殿内的一间厢房式小礼拜堂,它长、宽、高分别为40.5米、13.3米、20.7米。取名"西斯廷",是因为该教堂是在教皇希克斯图斯四世时期(1471-1484年在位)修建的,故以教皇之名命名。西斯廷小教堂今为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冈城国和天主教
高二历史教案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教案,标签:高二历史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教学目标

识记罗马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

认识西斯廷小教堂壁画、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建筑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赏析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人的艺术成就,进而认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功绩。[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教学重点

西斯廷小教堂的《创世纪》壁画;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成就和艺术特色。[来源:高考资源网]

教学难点

《最后的审判》的人文主义体现。[来源:高考资源网]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这个国家和这座教堂的名字各是什么?"

第一目 "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

西斯廷小教堂的特点和(祭坛)两侧的壁画

适当补充有关西斯廷小教堂的地理位置及近况的资料:西斯廷小教堂位于梵蒂冈城国内,是圣彼得大教堂群中主教堂大殿内的一间厢房式小礼拜堂,它长、宽、高分别为40.5米、13.3米、20.7米。取名"西斯廷",是因为该教堂是在教皇希克斯图斯四世时期(1471-1484年在位)修建的,故以教皇之名命名。西斯廷小教堂今为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冈城国和天主教世界的权威中枢,来自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就是集会在西斯廷小教堂遴选教皇和召开全球天主教主教会议的。

对于西斯廷小教堂内部墙体壁画的说明,教材对其方位的表述"两侧墙壁上共有12幅壁画,左边6幅描绘摩西的生平事迹,右边6幅描绘耶稣基督的生平",似过于含糊,学生不易明白。对此,教师应直接点明:"两侧墙壁即指西斯廷小教堂内祭坛两侧的墙壁(见图1,祭坛位于此图的右边角),因祭坛座西朝东,故其两侧墙壁分别为南墙和北墙。南、北两墙各绘有6幅壁画,分别构成《圣经·旧约》中的摩西事迹组画和《圣经·新约》中的耶稣事迹组画。这些壁画出自不同艺术大师之手,集中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期的绘画艺术成就。"

拉斐尔和西斯廷小教堂挂毯

由于教材表述比较简约,建议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注意:

其一,适当补充有关内容:朱理二世逝世后,接任的教皇利奥十世(1513-1521年在位)继续倾注巨大财力美化和装饰罗马城。他登基不久,即决定用挂毯装饰西斯廷小教堂的墙壁来纪念自己就任教皇。利奥十世委托拉斐尔根据《使徒行转》中的圣彼得和圣保罗等使徒的事迹,设计10幅挂毯图案草图,作为织工编织的底图。结果,拉斐尔在1515年至1516年间,足足工作了18个月才完成该任务,其中,每幅草图尺寸为3.3×5.28米。这10幅草图送到当时欧洲毛纺织技术最好的布鲁塞尔,由拉斐尔的弟子主理编织。1520年前后,挂毯全部织就。10幅挂毯挂在西斯廷小教堂祭坛两侧壁画的下面,平列起来,面积竟达175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墙上其他艺术大师全部作品所占面积的一半。据当时人记载,当挂毯展出后,"整个教堂的人见了这些挂毯都目瞪口呆,一致认为系旷世佳作。"拉斐尔的这一杰作,为西斯廷小教堂增添了新的艺术光彩。他绘制的挂毯彩色画稿更成为西方最广为人知和影响最大的美术作品之一。如今,在梵蒂冈博物馆,设有专门的"挂毯厅",悬挂陈列这些挂毯,供游人观赏。

米开朗琪罗和西斯廷小教堂天花板壁画──《创世纪》

www.kmf8.com

西斯廷小教堂的壁画出自众多艺术大师之手,而尤以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最为着名,影响也最大。

建议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注意:

《最后的审判》壁画内容,主要取材于《圣经·新约》中《马太福音》和《启示录》。《马太福音》记述了"耶稣生平和受难";《启示录》记述了大量的宗教寓言,还有包括有"关于世界末日动乱的预言"。

其二,对于"《创世纪》壁画"的教学,有条件的话,可结合《世界美术史·文艺复兴美术卷》(朱伯雄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卷》([美]威尔·杜兰着、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等有关着作,赏析《创世纪》各部分画面,以期较深刻体会《创世纪》所寄寓的作者理想和蕴含的蓬勃时代精神。

其三,关于"《最后的审判》壁画"的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最后的审判》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按教材的编排,教材通过相应的【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两个栏目,对《最后的审判》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评价,分别作了阐述。因此,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和赏析《最后的审判》画面,按照【学思之窗】提出的思考题:"想一想,米开朗琪罗创作的《最后的审判》,为什么整个画面充满了严肃和恐怖的气氛,这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情绪?"引导学生思考和阅读【历史纵横】,以求释疑;或者,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对米开朗琪罗创作《最后的审判》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次后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回答思考题。总之,务求使学生明白:米开朗琪罗不仅是位卓越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关注社会,反对暴政,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等级。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而且亲身参加了当时的进步正义斗争。如果就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这两位人文主义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相比较,前者比较多的是反映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人性理智和幸福恬静的生活的情趣,譬如《雅典学院》、譬如《西斯廷圣母》;而后者则突出反映了人文主义追求人性解放、反对专制压迫和关注社会、主张社会平等的忧患意识。这其中,尤以《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为代表。

第二目 "圣彼得大教堂"

(1)圣彼得教堂改建的缘起和主要建筑设计师

讲述:16世纪初,为了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教皇朱理二世决定改建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旧圣彼得教堂。" "他(朱理二世)希望改建后的圣彼得大教堂,不仅超过古代异教的罗马万神殿,而且超过现有的任何基督教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1505年,经过激烈的设计竞赛,着名建筑师布拉曼特的设计方案中选。第二年,改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在后来的120年里,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都参与了设计方案的修改和施工。

(2)圣彼得大教堂的外观结构及特征

[1] [2]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历史辅导 - 高二历史教案
上一篇:高二历史教案 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