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数学复习高三数学教案高三数学教案:高考数学抛物线复习教案» 正文

高三数学教案:高考数学抛物线复习教案

[03-01 15:52:3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数学教案   阅读:8818
概要: 【摘要】欢迎来到www.kmf8.com高三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三数学教案:高考数学抛物线复习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本文题目:高三数学教案:高考数学抛物线复习教案1 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2 抛物线的图形和性质:①顶点是焦点向准线所作垂线段中点。②焦准距:③通径:过焦点垂直于轴的弦长为 。④顶点平分焦点到准线的垂线段: 。⑤焦半径为半径的圆:以P为圆心、FP为半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所有这样的圆过定点F、准线是公切线。⑥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以焦半径 FP为直径的圆必与过顶点垂直于轴的直线相切。所有这样的圆过定点F、过顶点垂直于轴的直线是公切线。⑦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所有这样的圆的公切线是准线。3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4 抛物线 的图像和性质:①焦点坐标是: ,②准线方程是: 。③焦半径公式:若点 是抛物线 上一
高三数学教案:高考数学抛物线复习教案,标签:高三数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摘要】欢迎来到www.kmf8.com高三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三数学教案:高考数学抛物线复习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数学教案:高考数学抛物线复习教案

1 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 抛物线的图形和性质:

①顶点是焦点向准线所作垂线段中点。

②焦准距:

③通径:过焦点垂直于轴的弦长为 。

④顶点平分焦点到准线的垂线段: 。

⑤焦半径为半径的圆:以P为圆心、FP为半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所有这样的圆过定点F、准线是公切线。

⑥焦半径为直径的圆:以焦半径 FP为直径的圆必与过顶点垂直于轴的直线相切。所有这样的圆过定点F、过顶点垂直于轴的直线是公切线。

⑦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所有这样的圆的公切线是准线。

3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

4 抛物线 的图像和性质:

①焦点坐标是: ,

②准线方程是: 。

③焦半径公式:若点 是抛物线 上一点,则该点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称为焦半径)是: ,

④焦点弦长公式:过焦点弦长

⑤抛物线 上的动点可设为P 或 或P

5 一般情况归纳:

方程 图象 焦点 准线 定义特征

y2=kx k>0时开口向右 (k/4,0) x= ─k/4 到焦点(k/4,0)的距离等于到准线x= ─k/4的距离

k<0时开口向左

x2=ky k>0时开口向上 (0,k/4) y= ─k/4 到焦点(0,k/4)的距离等于到准线y= ─k/4的距离

k<0时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定义:

例1:点M与点F (-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l:x-6=0的距离4.2,求点M的轨迹方程.

分析:点M到点F的距离与到直线x=4的距离恰好相等,符合抛物线定义.

答案:y2=-16x

例2: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点A、B,求线段A、B的长.

分析:这是灵活运用抛物线定义的题目.基本思路是:把求弦长AB转化为求A、B两点到准线距离的和.

解:如图8-3-1,y2=4x的焦点为F (1,0),则l的方程为y=x-1.

由 消去y得x2-6x+1=0.

设A (x1,y1),B (x2,y2) 则x1+x2=6.

又A、B两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则

点评:抛物线的定义本身也是抛物线最本质的性质,在解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3:(1) 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10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F (0,3)求它的标准方程;

(3) 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mx2 (m>0)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4) 求经过P (-4,-2)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分析:这是为掌握抛物线四类标准方程而设计的基础题,解题时首先分清属哪类标准型,再录求P值(注意p>0).特别是(3)题,要先化为标准形式: ,则 .(4)题满足条件的抛物线有向左和向下开口的两条,因此有两解.

答案:(1) , .(2) x2=12y (3) , ;(4) y2=-x或x2=-8y.

例4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求对应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1)过点(-3,2);

(2)焦点在直线x-2y-4=0上

分析:从方程形式看,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仅需确定一个待定系数p;从实际分析,一般需确定p和确定开口方向两个条件,否则,应展开相应的讨论

解:(1)设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y2=-2px或x2=2py(p>0),

∵过点(-3,2),

∴4=-2p(-3)或9=2p•2

∴p= 或p=

∴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y2=- x或x2= y,前者的准线方程是x= ,后者的准线方程是y=-

(2)令x=0得y=-2,令y=0得x=4,

∴抛物线的焦点为(4,0)或(0,-2)

当焦点为(4,0)时, =4,

∴p=8,此时抛物线方程y2=16x;

焦点为(0,-2)时, =2,

∴p=4,此时抛物线方程为x2=-8y

∴所求的抛物线的方程为y2=16x或x2=-8y,

对应的准线方程分别是x=-4,y=2

常用结论

① 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的弦AB长的最小值为2p

② 设A(x1,y), 1B(x2,y2)是抛物线y2=2px上的两点, 则AB过F的充要条件是y1y2=-p2

③ 设A, B是抛物线y2=2px上的两点,O为原点, 则OA⊥OB的充要条件是直线AB恒过定点(2p,0)

例5:过抛物线y2=2px (p>0)的顶点O作弦OA⊥OB,与抛物线分别交于A(x1,y1),B(x2,y2)两点,求证:y1y2=-4p2.

分析:由OA⊥OB,得到OA、OB斜率之积等于-1,从而得到x1、x2,y1、y2之间的关系.又A、B是抛物线上的点,故(x1,y1)、(x2,y2)满足抛物线方程.从这几个关系式可以得到y1、y2的值.

证:由OA⊥OB,得 ,即y1y2=-x1x2,又 , ,所以: ,即 . 而y1y2≠0.所以y1y2=-4p2.

弦的问题

例1 A,B是抛物线y2=2px(p>0)上的两点,满足OAOB(O为坐标原点) 求证:(1)A,B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为定值;

(2)直线AB经过一个定点

(3)作OMAB于M,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解:(1)设A(x1,y1), B(x2,y2), 则y12=2px1, y22=2px2,

∴y12y22=4p2x1x2,

∵OAOB, ∴x1x2+y1y2=0,

由此即可解得:x1x2=4p2, y1y2=─4p2 (定值)

(2)直线AB的斜率k= = = ,

∴直线AB的方程为y─y1= (x─ ),

即y(y1+y2)─y1y2=2px, 由(1)可得 y= (x─2p),

直线AB过定点C(2p,0)

(3)解法1:设M(x,y), 由(2)知y= (x─2p) (i),

又ABOM, 故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 即 • = ─1 (ii)

由(i),(ii)得x2─2px+y2=0 (x0)

解法2: 由OMAB知点M的轨迹是以原点和点(2p,0)为直径的圆(除去原点) 立即可求出

例2 定长为3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在抛物线y2=x上移动,AB的中点为M,求点M到y轴的最短距离,并求此时点M的坐标

解:如图,设A(x1,y1), B(x2,y2),M(x,y), 则x= , y= ,

又设点A,B,M在准线 :x=─1/4上的射影分别为A/,B/,M/, MM/与y轴的交点为N,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数学教案高三数学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数学复习 - 高三数学教案
上一篇:高三数学复习教案: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