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由于R3=20kΩ,调整滑动变阻器R2时,要使电流表A2的读数为150 ,则 -R3= Ω-2×104Ω≈7kΩ.若选用1kΩ或5kΩ滑动变阻器,则不能满足实验要求(A2读数为150 );若选用25kΩ的滑动变阻器,则调节范围太小(不方便调节),所以,选用10kΩ的滑动变阻器较合适,正确的选项为C.
【点评】 实验条件的控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保护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选用时应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进行优选,既要保证电表安全(不能太小),又要方便调节(不能太大).
【例7】 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满偏电流为50 ,内阻约为800~850Ω,把它改装成1mA、10mA的两量程电流表,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kΩ;
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定值电阻R0,阻值1kΩ;
电池E¬1,电动势1.5V;电池E2,电动势3V;电池E3,电动势4.5V;(所有电池内阻不计),标准电流表A,满偏电流1.5mA;
单刀单掷开关S1和S2;单刀双掷开关S3;电阻丝及导线若干.
(1)采用如图5—18(甲)所示电路测量表头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
______________,选用的电池为__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图5—18
(2)将G改装成两量程电流表,现有两种备选电路,如图5—18(乙)、(丙)所示.图_________为合理电路,另一电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逐格进行核对(仅核对1mA量程),画出所用电路图,图中待核对的电流表符号用 来表示.
【例7】 解析: (1) 用此电路测量表头内阻的方法是半偏法. S2断开和S2闭合的两次操作中要求干路电流(Ig)近似不变,而满足这个条件必须使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远大于Rg,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2.而 ,显然E越大,R2越大,实验条件满足得越好,误差越小,所以,电池应选用E3.
(2)图5—18(乙)所示的电路较合理,因为图(丙)电路在通电状态下,更换量程时会造成两个分流电阻都未并联在表头两端,以致通过表头的电流超过其满偏电流而损坏.
(3)核对电路如图5—19所示.为使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表在0~1mA之间逐格核对,应选用分压电路.由于○A和 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都很小,为使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即有较大的调节范围,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电池应选用E1,且在电流表所在的支路上串联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
【点评】 测量电阻的方法很多(包括伏安法、替代法、半偏法等),但其原理总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或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具体问题中,选用哪种测量方法应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要求来确定.
【特别提示】 1.半偏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条件的控制直接影响测量精确度.
2.在分压电路中,为使实验便于调节,应选用全电阻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例8】 (1)一个电压表VA的内阻RA=1000Ω,量程为1.0V,现要利用电阻箱扩大它的量程,改装成量程为3.0V的电压表.改装后,再用一量程为3.0V的精确的电压表VB对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所有刻度进行校准.除了这两个电压表VA、VB外,还有下列一些器材: 电源E(电动势约为6V,内阻较小)
变阻器R(总电阻约10Ω)
电阻箱R0(0~9999Ω)
开关S
导线若干
①如图5—20所示是以上器材和两个电压表VA、VB的实物示意图,试在图中画出连线,连成进行校准时的实验电路.
②图中电阻箱的取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Ω.
(2)用上述电压表VB和改装后并已校准过的电压表(以下称之为VC)以及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去测量一个电动势大约为2V的电源的内阻r.
①简要写出测量步骤.
②用测得的量表达r的公式应为r=____________.
【例8】 解析: (1)①实物连线如图5—21所示,为了使改装表与标准表在零到量程的范围内一一校对,应采用分压电路.
②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有
解得R0=2000Ω
(2)①先将电压表VC通过开关、导线与电源连接,读出VC上的示数UC;再将电压表VC和VB串联,通过开关、导线与电源连接,读出VC上的示数UC′和VB上的示数UB.
②根据上述两步操作可得 ①
②
③
由①②③三式解得 Ω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电表改装、电表校准电路及测量电源内阻的方法,测试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用电压表VB和VC测量电源的内阻时,应注意: 尽管两电压表的量程相同,但其内阻并不一定相同(表头可能不同).
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误差都是由于测量不仔细产生的
C.误差都是由于测量工具不精密产生的
D.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
E.实验时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F.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G.实验中产生误差是难免的,但可以想办法尽量减小误差
H.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I.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2.甲、乙、丙三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的游标卡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的结果分别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同学.
3.如图5—22甲、乙所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则铁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
图5—22 图5—23
4.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轨迹如图5—23所示.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__m/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高三物理教案:第二轮专题备课复习教案
- › 高三物理教案:盐类的水解
- › 高三物理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 › 高三物理教案: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 › 如何有效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
- ›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学习方法推荐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光的本性”的问题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知识点解析
-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受力分析知识点解析
- › 2016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指导:多理解,多练习
- ›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的备考策略和方法
- › 高三物理必修一一轮复习知识点
- ›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需紧贴课本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教案:第二轮专题备课复习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教案:第二轮专题备课复习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教案:第二轮专题备课复习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物理教案:第二轮专题备课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