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材料一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 作用增加,导致 。没有了树木, 逐渐减少,树林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 灭绝等严重问题。
(4)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严重的原因是 和 。
(5)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请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6)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 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 %,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7)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何影响?
命题意图:题以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以景观图、柱状图和曲线图等为知识栽体,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析:该材料一中右侧表示雨林未被破坏的情况,雨林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使土壤避免暴雨冲刷及烈日暴晒,发挥良好的生态作用。左侧正相反,导致水土流失、森林退化等问题。由材料二中的图文材料分析可知以亚马孙横贯公路为标志对亚马孙广大地区进行开发,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在1970年到1988年短短十几年中增长了9倍并非人口的自然增长造成的,而是大量移民的结果,使热带雨林大量被毁,二者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答案:(1)暴雨冲刷 烈日暴晒 (2)枯枝落叶 不断更新 (3)淋洗土壤侵蚀枯枝落叶物种
(4)人口的快速增长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5)人口迁移 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成 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贫困;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6)180万 7.5% 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积越大。
(7)公路的铺设,有利于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随着大规模农场和牧场、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造纸厂、炼铝厂的建立,雨林破坏加剧。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1~2题。
1.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 )
A.地广人稀 B.自然条件严酷 C.难以通行 D. 技术条件落后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3-6题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 )
①全球气候失调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臭氧破坏加重 ④自然灾害频发 ⑤地震、火山加剧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7~8题。
7.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8.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
A.非洲大陆 B.大洋洲
C.亚欧大陆 D.南美洲
(2011•苏州模拟)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10.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据此回答11~13题。
1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琳,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回答14—15题。
14.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
- 高三地理教案:整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 › 高三地理竞赛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整理
- › 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
- › 2016高三地理模拟试题测试
- › 2016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测试
- › 2016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练习
- › 高三地理综合试题:我国西气东输
- ›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练习
- ›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卷练习题
- › 高三地理教案:生物多样性保护
- › 高三地理教案:区域农业发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整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整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整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整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