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物理复习高三物理教案高三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光的传播» 正文

高三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光的传播

[03-02 00:40:38]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物理教案   阅读:8462
概要: 【摘要】鉴于大家对www.kmf8.com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三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光的传播”,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三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探究性目标:A、能根据本课本提供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B、能够对问题和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C、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D、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2、STSE目标:A、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B、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性质。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4、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寻找光源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物体进行分类。实施建议:1)4个人一组,活动时间15分钟。2)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外寻找发光的物体,并鼓励一些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3)学生有可能找的不是发光物体。这时,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你为什么认为它是光源?而教师应引
高三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光的传播,标签:高三物理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摘要】鉴于大家对www.kmf8.com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三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光的传播”,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三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1、探究性目标:

A、能根据本课本提供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B、能够对问题和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C、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D、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2、STSE目标:

A、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B、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性质。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4、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寻找光源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物体进行分类。

实施建议:

1)4个人一组,活动时间15分钟。

2)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外寻找发光的物体,并鼓励一些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

3)学生有可能找的不是发光物体。这时,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你为什么认为它是光源?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设法验证它为什么不是光源。

4)教师给学生讲解基本的分类方法,启发学生对知道的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评价建议:找到发光物体3个以下是(一般);4-5个是(良);5个以上是(优)

二、活动二:我看见了光

活动目标:要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学习。

1.活动建议:可2-3个人一组,活动时间约一个半课时。

2.活动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哪幅图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两幅图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两块硬纸板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三块纸板的孔只有在一条线上时,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实验后,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将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并得出初步结论。

3.完成以上活动之后,教师应启发、鼓励学生用其它方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如用塑料软管和蜡烛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初步结论。即当用笔直的塑料软管对准蜡烛时可以看到光,而当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就看不到光。当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并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醒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4.活动的最后部分,教师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包括有关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原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实验结论。

总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www.kmf8.com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三物理教案第一单元:光的传播”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Tag:高三物理教案高三物理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物理复习 - 高三物理教案
上一篇:高三化学教案第一单元:光的直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