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物理复习高三物理试题高中物理模拟试题集练习» 正文

高中物理模拟试题集练习

[10-20 00:46:57]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物理试题   阅读:8905
概要: A. ,2Um B. , C. , D. ,Um5.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知识补缺5-1.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至左边最高点N的一次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钉与悬点的距离为 ( C )A.L/4 B. L/2 C. 3L/4 D. 无法确定5-2.受迫振动是在周期性策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关于它与策动力的关系,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作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达到稳定后的振动频率一定小于策动力的频率B.作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达到稳定后的振动周期一定等于策动力的周期C.作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达到稳定后的振幅与策动力的周期无关D.作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达到稳定后的振周期与策动力的周期无关5-3.一个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如图所示,当它从左向右恰好经过平衡位置时,与一个向左运动的钢球发生正碰,已知碰后钢球沿原路返回,并且振子和钢球不再发生第二次碰撞
高中物理模拟试题集练习,标签: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A. ,2Um B. , C. , D. ,Um

5.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知识补缺

5-1.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至左边最高点N的一次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钉与悬点的距离为 ( C )

A.L/4 B. L/2 C. 3L/4 D. 无法确定

5-2.受迫振动是在周期性策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关于它与策动力的关系,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作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达到稳定后的振动频率一定小于策动力的频率

B.作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达到稳定后的振动周期一定等于策动力的周期

C.作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达到稳定后的振幅与策动力的周期无关

D.作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达到稳定后的振周期与策动力的周期无关

5-3.一个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如图所示,当它从左向右恰好经过平衡位置时,与一个向左运动的钢球发生正碰,已知碰后钢球沿原路返回,并且振子和钢球不再发生第二次碰撞。则下面的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B )

A.振子继续作简谐运动,振幅和周期都不改变

B.振子继续作简谐运动,振幅不变而周期改变

C.振子继续作简谐运动,振幅改变而周期不变

D.振子停止运动

5-4.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绳,绳上的S点在外界策动力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作简谐运动,在绳上形成稳定的横波。在S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有A、B、C、D四点,如图所示。已知AB、BS和SC的距离都相等,CD的距离为SC的2倍,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A.若B点与S点的位移始终相同,则A点一定与S点的位移始终相同

B.若B点与S点的位移始终相反,则A点一定与S点的位移始终相反

C.若C点与S点的位移始终相同,则D点一 定与C点的位移始终相同

D.若C点与S点的位移始终相反,则D点一定与C点的位移始终相同

5-5.如图甲中有一条均匀的弹性绳,1、2、3………是绳上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相邻质点间距为1m,当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经0.1s到达最大位移此时波传播到第4个质点。再经过0.2s,弹性绳上相邻质点的位置和振动方向如图乙所示(只画出其中一段绳上相邻四个质点的运动情况,余未画出),其中正确的图是( B )

5-6.已知一列在弹性绳上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只要绳上一点(速度不为零的点)的振动速度方向已知,就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B.只要波的传播方向已知,就可确定此时绳上任一点(速度不为零的点)振动的速度方向

C.波的周期等于绳上每一点的振动周期

D.波在传播过程中,绳上的各质点将以波的传播速度沿着波形运动

6.电路动态分析与电路中的电容器问题

6-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r不能忽略,其电动势E小于电容器C的耐压值。断开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闭合开关S,则在电路再次达到稳定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减小[来源:Z。xx。k.Com]

C.电容器C上所带的电量增加 D.电源两端的电压减小

6-2.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1、S2均处于闭合状态。在分别断开S1、S2后的短暂过程中,关于流过电阻R1、R2的电流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D )

A.若只断开S1,流过R1的电流方向为自左向右

B.若只断开S1,没有电流流过R1

C.若只断开S2,流过R2的电流方向为自左向右

D.若只断开S2,流过R2的电流方向为自右向左

6-3.如图所示,用甲、乙、丙三个电动势E相同而内电阻r不同的电源,分别给定值电阻R供电。已知甲、乙、丙三个电源的内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甲> r乙>r丙,且r乙=R,则将R先后接在这三个电源上时的情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接在甲电源上时,通过R的电流最大

B.接在乙电源上时,通过R的电流最大

C.接在乙电源上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D.接在丙电源上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6-4.甲、乙两根同种材料制成的保险丝,直径分别为d1 =0.28mm和d2 =0.71mm,熔断电流分别为2.0 A和6.0 A。把以上两种电阻丝各取等长一段串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 电路的最大电流是 ( B )

A.6.0A B.2.0 A C.8.0A D.4.0A

6-5.两只灯泡L1和 L2串联在电路中均处于发光状态,若L1的灯丝断了,则导致L2也不能发光。现将L1的灯丝搭接上,并重新接在原电路中,设两灯泡串联的电路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则此时L1的亮度与灯丝未断时比较将 ( D )

A.不变 B.变亮 C.变暗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电路动态分析的变化量问题

7-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内电阻1Ω。闭合S后,调整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ΔU=2V。在这一过程中 ( C )

A.通过R1的电流增大,增量小于ΔU/R1

B.R2两端的电压减少2V

C.通过R2的电流减少,减少量小于ΔU/R2

D.路端电压增大2V

7-2.如图所示电路,L是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从A端迅速滑向B端的过程中,经过AB中点C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1;P从B端迅速滑向A端的过程中,经过C点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2;P固定在C点不动,达到稳定时通过线圈电流为I0。则 ( D )

A.I1=I2=I0 B.I1>I0>I2

C.I1=I2>I0 D.I1

8.电磁感应、楞次定律

8-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闭合金属圆环均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圆环的圆心为O。扁平的直导线ab固定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金属环绝缘,导线的厚度及二者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ab中通有由a至b的电流。当ab中的电流强度增大时,金属环向左平动的是 ( B )

8-2.一个圆环形闭合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的螺线管b,b的铁芯与a不接触,a、b的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的电路。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时,圆环a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同时a对水平面的压力N将发生变化。如果要使圆环a中产生图中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三物理试题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物理复习 - 高三物理试题
上一篇:高三上册物理月考试题整理